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23期
编号:11459142
影像新技术对腹部淋巴结常见病变有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2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23期
     在临床影像诊断中,腹盆部淋巴结既可发生原发性肿瘤(淋巴瘤)、炎症(结核),又可因淋巴结外器官恶性肿瘤通过淋巴引流或血循环扩散形成转移性肿瘤。临床上,这三种类型为腹部淋巴结的常见病变,如何采用影像新技术显示和鉴别诊断上述病变,在此次ECR会议有关这方面的专题讲座及论文报告表明,用多层螺旋CT、MRI以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诊断腹部淋巴结疾病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志刚教授等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61例腹部淋巴结病变(包括25例淋巴结结核和36例淋巴瘤)进行研究,分析两种淋巴结病变在形态、密度、强化特征以及优势解剖分布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结核与淋巴瘤均易累及小网膜、肠系膜、肾旁前间隙以及腹主动脉上部淋巴结。腹主动脉下部淋巴结受累多见于淋巴瘤(81%),结核仅为20%。在强化形态方面,淋巴结结核多数呈周围强化(96%),而淋巴瘤多数为均匀强化(81%)。72%的淋巴结结核及6%的淋巴瘤增大淋巴结融合形成“多房样”肿块。以周围强化特征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6%、81%和87%。以多房样征象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2%、94%和85%。结合均匀强化以及腹主动脉下部淋巴结受累诊断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1%、96%和88%。

    研究者指出,基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上淋巴结特殊的解剖分布以及强化方式,可以鉴别腹部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

    MRI无辐射,很少或不使用造影剂,较CT更安全。除能像CT一样显示淋巴结大小、形态、分布,强化特征外,由于含水量、蛋白含量及结构的不同,肿瘤和非肿瘤组织之间T1、T2驰豫时间有区别,使得MR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淋巴结转移与残余肿瘤组织。

    意大利学者Squillaci等采用全身 MRI与 PET/CT比较结肠癌淋巴结分期的诊断准确性,认为MRI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诊断腹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新方法,但准确性较PET/CT稍差。这是因为MRI与CT一样,在评价淋巴结病变时主要依靠形态学指标,而对于大小属正常值范围的淋巴结病变的诊断较困难。

    PET/CT将组织生化及代谢改变与解剖信息结合在一起,能够更为精确地对淋巴结转移性肿瘤做出定性和定位诊断。一方面能够检出正常大小淋巴结中的转移灶,同时也可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淋巴结增大。

    韩国学者Lee等比较了PET/CT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准确性,结果显示PET/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55%、98.3%、91.7%、86.4%和87.2%;而多层螺旋CT的上述各值分别为70%、87.9%、66.7%、89.5%和83.3%。研究者指出PET/CT对诊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特异性。

    总之,本次ECR上报告的多层螺旋CT、全身MRI以及PET/CT等影像新技术在腹部淋巴结常见病变(淋巴瘤、结核和转移性肿瘤)的应用,所取得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腹部恶性肿瘤的准确分期以及腹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