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7175
读经典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63期
     谈肾燥说辛润

    辛润肾燥源自《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对“肾燥”的成因及“辛润”的内涵,历代医家颇多争议。

    大多数医家都依据“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之后的“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认为腠理闭塞津液输布障碍是肾燥的成因,认为既然“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语出“脏气法时论”,那么辛润肾燥的内涵当从“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来体会,经文之意旨在说明五脏病变与四时的关系,肾主冬水之气,冬令时节,阳气内敛,寒气当令,寒性凝滞,腠理闭合,津液运行不畅,水停不布而为燥,应当用辛温之品,散寒行气以化水,间接地达到燥者润之的目的,张景岳便倡此说曰:“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唯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

    笔者不敢苟同,首先《脏气法时论》旨在说明五脏之五行应时及四时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由该篇的“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一句可见肾病“起于冬”,在冬季病情会有所改善稳定,如果“肾主冬”是为了说明冬季会腠理闭塞津液输布障碍而导致肾燥的形成,似乎当言“甚于冬”,何言“起于冬”?因此原文之“肾主冬”表述重点是肾的正常生理状况,而并非是为了说明冬季寒性凝滞,腠理闭合,津液运行不畅而为燥。再者,从文献学角度来看,“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分析句式,“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似乎是后世医家的注文,而非《内经》之意,前贤早有论述,如华寿在《读素问钞》中云:“此一句九字,疑原是注文。”黄元御《素问悬解》删此九字。因此不能盲目把“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作为《内经》的本意。
, http://www.100md.com
    在《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中,有另外一段表述,“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炙衣”,《类经》十四卷第二十四注曰:“焠(火矣),烧爆之物也,肾恶燥烈,故当禁此。”高士宗注曰:“温灸衣,火焙之衣也。”《内经》把肾的生理功能表述为“肾藏精”、“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李中梓云:“肾为做强之官,藏精,为水脏,主五液,其性本润。”故逢慓悍燥烈之品则“肾气有衰,阳气独胜”(《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出现“手足为之热也”(《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等燥热之象,因此,由“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炙衣”可推断此篇“肾苦燥”的本意当是:肾主藏精,为封藏之本,阴精充盈,则五脏得润,反之则肾阴亏虚,便是肾燥。明代医家马莳在注释“五脏所恶,肾恶燥”时曰:“肾主水,其性润,而肾燥则精涸,故恶燥。”颇得《内经》之意。肾燥耗伤阴精,肾中阴阳失调,又会导致肾主封藏的功能失职,明周之干在其《慎斋遗书》中有“肾燥不合”之语,正是此意,张东抉注曰:“肾燥不合四字妙极。凡物润则坚密无缝,燥则破绽有痕,肾开窍于二阴,肾耗而燥,其窍开而不合,真至理也。”
, 百拇医药
    针对肾燥的病因病机,其治应行滋肾润燥,《内经》采取“辛润”之法,《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主要论述了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发病的转归治疗与四时五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问识》注曰:“辛,金味也,金克木。”下文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讲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此篇“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主要讲的是四时五行意义上的治疗法则,即金水相生原则在肾水亏耗病证中的应用,与此相对应“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则是五行相克以泄为补。

    《内经》以降,医家对此多有发挥,张元素颇得经旨,他对药物的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均有精辟论述,李时珍曾赞其《珍珠囊》曰:“深阐轩歧秘奥,参悟天人幽微,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谓之《珍珠囊》,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黄柏,“气寒,味苦,苦厚微辛”(《汤液本草》)、“味苦、微辛,气寒”(《本草新编》)、“泻相火,补肾水,苦寒微辛”(《本草备要》),知母,“气寒,味大辛”(《汤液本草》)、“味苦、辛,气寒,气味俱厚”(《本草蒙筌》)、“辛苦寒”(《得配本草》)、“味苦、辛,气大寒,沉而降”(《本草新编》),两者相伍应用,奇妙尤甚,诚如《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所载:“黄柏: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坚肾壮骨髓,疗下焦虚……得知母,滋阴降火。〔震亨曰〕黄柏走至阴,有泻火补阴之功,非阴中之火,不可用。阴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曾阐释李时珍“知母佐黄柏,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古云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也”之语,曰:“盖黄柏能制命门膀胱阴中之火,知母能清肺金,滋肾水之化源。”黄柏、知母合用,正是《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中“辛以润之”和“苦以坚之”在临床中的体现。, 百拇医药(刘 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