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7198
“唯象”不是中医发展的终点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64期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古人看到世界万物的微妙变化,感到难以言传或无从言说,故立象以达意,这就是象产生的缘由。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象无疑为人们认识事物、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象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可估量的。中医对人的健康状态的评价、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预测及预后的判断、对治疗原则的制定及方法的确立,都是通过对象的把握做出的。

    象所以在中医学中被高度关注和广泛应用,应该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古代科学发展的落后不能为中医学提供更先进的方法支持,基于中医发展的需要,象便成为中医学的主要工具。二是因为在古代,哲学与科学没有明确分工,科学发展直接受哲学的具体指导,属于哲学方法的象自然成为包括中医在内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三是因为象自身具有的先进性特征,即整体性、有机性和运动性,这三个特征对于正确地把握事物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正是因为象自身具有的这三个先进特征,才得以成为一直以来中医学依赖的重要方法。

    然而,再先进的方法也是具有时代性的,如果不紧跟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就一定会在新的科学背景下表现出落后的一面,并且有可能会成为科学发展的障碍。放在现代看,“唯象”具有以下两个重大缺陷:
, 百拇医药
    一、忽略客体结构的认识。人之象的产生,首先基于主体对客体“人”的外在形象的观察。以此为基础,在长期的观察中逐渐融入主体的认识而形成象。古代通过主体的综合思考形成象。这个象就是事物运动的规律。所以,中医对五脏的认识称为“藏象”,对脉的认识称为“脉象”,对舌的认识称为“舌象”等等。如《素问·六节藏象论》对心的描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对其它四脏的描述同样如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心已与解剖学中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心相去甚远,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相关的生命活动表现在主体人脑中形成的综合的象。

    “以象测内”是中医学有别于西医学的重要方法特征,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它是极具先进性的。中医一直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通过对外象的把握必然能够洞悉机体内在生理病理变化。这曾经不容怀疑的“真理”,在今天现代科学的映照之下就不再那么肯定了。

    象对客体结构实质变化的反映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存在着距离。外在象的表现往往迟于内在病理的变化,在空间上表现出的不足是象表达的不完全性,这两点对医学来讲,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些急发危重疾病的诊治上,由于象限于宏观层面的综合,终不能对机体深在的和微观的变化及时全面地捕捉,有些重要的信息可能就落在象之网外。因此,单纯用“以象测内”的方法来提高疾病诊治的质量总是力不从心的。
, 百拇医药
    二、侧重主观的直觉体悟。象在客观世界中是有其依据的,但它已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已经远离了具体的事物而没有了具体的形态,代表的是某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特征,是事物的运动、联系、变化被人的头脑加工后形成的整体感受,即所谓“意想者皆谓之象”。象不具有推演性,没有严格的逻辑,只能是“以象会意”,“辨象以明理”。在自然科学理论中,不具有严格的推演性、逻辑性,说明理论的真理水平还不够高;过多的“会意”、“意想”、“体悟”,说明理论的猜测性成分多,客观性不够。

    如《内经·灵兰秘典论篇》对十二脏腑地位主次的描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这一段可谓是对脏腑典型的象的描述,它描述的不是脏腑的客观具体的功用,只是一种归纳后的形象表达,是一种“意想”。它有合理的内核,如心主“神明”、肺主“治节”、肝主“谋虑”,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但从医学的精确性去观,则显得过于笼统,不够严格。
, 百拇医药
    以上不难看出,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去衡量中医的“唯象”水平,距离是显而易见的。“唯象”的整体性、有机性和运动性,与西医相比至今仍然是自己的优势,但是,“唯象”的笼统性、模糊性,也仍然是比较突出的,并且正在成为中医发展的阻力。首先是对人体诸类结构认识上的轻视,带来的是对人体客观生理病理认识上的肤浅和不清晰,进而带来的是对人体系统内的诸多关系的难以理清。其次是象理论中掺杂的许多主观意想、猜测的内容,难以通过严格的推演来验证和进一步发展,为现代科学的引进和借鉴造成了严重障碍。

    中医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它的真理性,但是,真理是过程,是一个由初级真理向高级真理发展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真理可以分为感性认识真理和理性认识真理。感性认识真理是真理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它是属于正确地反映了简单事实和现象方面的真理。感性认识真理凭借人们的感官即可获得,同时凭借人们的实践活动而被加以证实。不过,感性认识只是人们取得真理的开始,而不是认识真理过程的结束。“唯象”的认识方法,获得的真理往往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它的真理水平是需要不断发展和提高的。所以说,“唯象”不是中医发展的终点,仅仅是一个发展阶段。它不能就此停滞不前,作为真理它还有更长的路需要走。

    那个长长的银针,在法国当地被称为“魔棒”,谁不舒服,一扎就好了, http://www.100md.com(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