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76452
心理不能“失利”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6日 《家庭医生报》 2007年第30期(总第1119期 2007.07.23)
     近日,陕西省发生两起因高考失利而导致的悲剧。一个考生在家自缢身亡,一个考生拿起菜刀,将自己的父亲砍死。一个杀父,一个自杀,这两起恶性事件再次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在“刚性”的高考前,如何呵护高考失利孩子脆弱的心理,应是我们的责任。

    尽管国家高考招生指标每年都在逐渐增加,尽管各类高校不断向莘莘学子伸出热情之手,但应该看到,这些举措并不能确保每个孩子都幸运地跨入大学校门。对含窗苦读的考生而言,高考失利无疑会给其心理投下浓厚的阴影,甚至使这些考生对人生丧失信心,从而变得孤僻、乖戾,有的还会封闭自己或有不可思议的偏激行为,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或是给社会带来危害。

    有人比喻高考是一道“门槛”,但在有志者的眼里,这道门槛不是必须的,更不是终极的门槛。毕竟,相比人生的大坐标,高考的意义是有限的。一些人把高考的成功看得过于重要,与他们被误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高考失利者心理的“失利”,说到底是拿社会的评判、周围的眼光来做参照的。试想,倘若家庭、学校、社会对这些高考失利者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鼓励,他们的心理也许不是阴霾而是充满阳光。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考的失利,只是暂时让一部分人失去在同一条线上起跑的机会,而心理的“失利”才是致命的伤害。高考失利,心理不能“失利”。这既是对考生的希望,也为社会提出了一个现实的命题。时下,在我们还无法从宏观意义上解决高考更多深层次问题的时候,人们完全可以采取诸多办法去慰藉那些脆弱的心灵,为他们送上一份无私的“心理健康保险”。这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关爱,更能帮助这些高考失利者重拾人生的勇气和信心。, 百拇医药(刘上峰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