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018
美国药店,今年流行开诊所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8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18
美国药店,今年流行开诊所
美国药店,今年流行开诊所

     ↑6岁小女孩雷切尔·赫尔曼正在护士从业者安妮·蓬尼特的指导下填写就诊表格。像雷切尔喉咙痛这样的病症正是店内诊所最常遇到的疾病。

    →伊利诺斯州医学分会主席罗德尼.C.奥斯本就是反对店内诊所经营的代表人物。

    5月16日,美国最大的零售连锁药店沃尔格林宣布收购Take Care Clinics(50家门店)连锁医疗服务公司。这是继2006年CVS收购全美最大的店内诊所MinuteClinic(170家门店)和世界超市巨头沃尔玛宣布将在全美开办6600家店内诊所之后,连锁药店巨头进军店内诊所的又一举措。

    6月初, 美国最大的医疗保险公司之一的Cigna也开始同意接受店内诊所的医疗服务帐单,使大批有医疗保险的消费者可以选择这类便利诊疗服务;店内诊所可以享受与传统医生诊所同等比例的诊疗服务报销水平。

    药品零售和健康管理大鳄看好或进军店内诊所的同时,主流医疗服务专业团体的感觉并不好。6月,美国伊利诺斯州医学会首先呼吁政府对日益受欢迎的店内诊所加强监管,提高准入门槛。6月底,美国医学会的政策制订小组开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和随后发表的声明也离不开“店内诊所”。
, 百拇医药
    店内诊所为何走俏

    在美国,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或者私人医生,有病首先去初级诊疗医生那儿看病,疑难杂症就由初级诊疗医生介绍去专科医生处进行诊疗——这就是美国传统的医生诊所,其基本覆盖了美国80%的医疗服务。如果需要急救、动手术或住院治疗,则由医生推荐去附近或更好的医院就医或住院治疗。保险公司对此有着严格的规定,不依从这些规定,病人就要为此多花自己的钱。

    而店内诊所的服务范围和模式与传统的医生诊所有区别。它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时间大约是在2000年, 现在全美已有300多家, 多数是连锁店。预计到2008年,将有2000多店内诊所遍及美国主要地区。其实,从店内诊所的以下几个特点中,我们就可以找到它广受欢迎,并且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

    位置: 都设置在药店或超市内, 靠近居民常去的地点;

    服务:主要解决居民的简单医疗问题和进行免疫接种;
, 百拇医药
    省钱:一般要比去传统医生诊所节约25%的费用;

    省时:当天预约当天看病,患者可以在逛店期间,由诊所呼叫通知就诊;

    周到:在诊所工作的是有处方权的护士,服务周到;

    开办:20000美元就可经营;

    规范:记录、处方和管理实现电子化;

    认知:全美10%的儿童和16%的成人使用过这类服务。

    多数美国人喜欢店内诊所,因为不需要预约或等很长时间,而且服务周到、价格实惠,尤其是当遇到处理小伤口或治疗脚气等一般问题时,去急诊或专科要花费几百美元,在店内诊所几十美元就可搞定,而且可以节省时间。此外,店内诊所的服务态度也普遍优于多数医生诊所和医院。难怪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店内诊所能帮助“拖慢”医疗费的增长“步伐”。 MinuteClinic 店内诊所连锁服务公司的总裁麦克·豪就坚信,这种便民服务模式是美国医疗服务体系的良好补充和改进。
, http://www.100md.com
    超市和连锁药店积极圈地

    店内诊所占用空间小,只需50~100平方英尺。在超市和药店连锁集团看来,自己开办、与店内诊所公司结盟或直接并购是天经地义和水到渠成的事,它既有市场需求,又有互补和协同性,是未来扩张业务和提升服务的好机会。目前三大零售连锁药店公司CVS、莱爱德和沃尔格林都已进入这一服务行业,沃尔玛也有雄心勃勃的6600家店内诊所计划。相信未来几年,这种便利的医疗服务模式和诊所会在全美各地开花。

    店内诊所不仅方便百姓, 还会给药品零售连锁巨头带来新的业绩成长。沃尔格林刚刚发布的季报显示, 其销售增长接近20%。虽然现在店内诊所贡献的业绩还微不足道,但如果5807家(截至6月30日)沃尔格林店内都有诊所的话,那么对连锁药店的生意和人流量一定会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它还将培养一大批有忠诚度的医疗和药品消费者群,业务贡献不可低估。

    保险公司和健康管理组织愿意买单
, 百拇医药
    由于店内诊所的大力扩张,并且越来越受欢迎,因此也逐渐被医疗保险公司认可。许多店内诊所已经可以接受诸如Medicare, Aetna, Humana, UnitedHealthcare等多个医疗保险计划, 只是不同诊所因人因地会有不同的保健计划及服务内容。如今,已有40%~50%的药店诊所已经被保险公司认可, 病人可以很方便地在这些诊所看病, 在药店取药, 并由保险公司买单。 当然,这样的服务和诊疗方式, 显然开始影响到其他分布在各地的传统诊所的生意, 部分医生也开始表达出对此种情况的不同程度的忧虑,他们认为,由于这些药店诊所的护士没有得到医生的指导,可能会使病人得到的医疗服务质量受到影响。对此,Cigna的首席医疗官杰弗里·康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说:“这类店内诊所的功能定位是诊治简单疾病,如伤风感冒、灰甲指等小病和开展免疫接种,对于慢性病、疑难病等专科领域的医疗就诊服务则要严格限制。当然,我们也尊重病人的选择权,规范但不同类型的诊所均给予相同的自付标准, 初级诊疗医生和药店诊所都从我们这儿得到20美元的报酬, 此外,病人还要付给医生20美元。”
, 百拇医药
    美国医学会发难

    美国家庭医生协会(AAFP)早在2005年后期就开始关注并研究店内诊所及其发展趋势, 对迅速崛起的店内诊所营运模式威胁传统医生诊所的领地深感不安。而美国医学会(AMA)日前也呼吁联邦和州政府以及各州有关部门,应就店内诊所和药店零售终端之间联手牟取利益问题展开调查。AMA呼吁调查的原因是由于有药品零售商称店内诊所的开设有利于更多的药品交易,目前由此类诊所开具的利润较大的处方药以及一些与保健非相关产品的数量正在上升。AMA的董事、医学博士彼得·卡梅尔说:“如果药商参与到店内诊所的运作,肯定是受利益驱动,公立医院的医生团体担心利益驱动会影响店内诊所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

    AMA强调,店内诊所的工作人员主要由护士和医生助手组成,没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如今在沃尔玛超市,沃尔格林和CVS连锁药店内,店内诊所如雨后春笋般地开张营业,如果不加以严格监管,将对医疗服务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 http://www.100md.com
    AMA的政策制订小组7月初在芝加哥开会讨论对店内诊所应该持什么态度。小组成员中有人希望更强硬地对待店内诊所,即全面禁止店内诊所的运营,但此提案未被多数成员接受。于是,有小组成员转而提出较为温和的方案。伊利诺斯州医学分会主席罗德尼·奥斯本说:“我们强调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安全,但店内诊所同时推销药品和其他产品,与AMA及其下属各州医学分会的宗旨不同。我们将推进立法程序,加强对零售诊所的管理。延缓其扩张速度。”

    而在AMA的年度会议上,代表们也提出了如下建议:1.由适当的国家和联邦机构对店内诊所进行调查,重点放在诊所和药店之间利益所属、患者潜在的利益和危害以及医生的职业操守等方面;2.与相关的国家及专业医学团体就店内诊所的模式从立法的角度尝试监督;3.希望各州或联邦对那些违背医学行为模式的店内诊所进行持续性监控。此外,在分组讨论中,代表们也更新了去年制订的促进店内诊所服务质量及安全性原则,通过的新原则主要是在保险公司同酬政策基础上,寻求使服务于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医生们获得相同的待遇。因为利益驱动可能会导致在店内诊所任职的医务人员重视利益而忽视责任。
, http://www.100md.com
    不过,店内诊所的经营者对此却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美国医学会的声明和提案把医生的利益置于病人利益之上,带有典型的保护主义色彩。

    沃尔格林公司的发言人迈克尔·波尔辛强调:“我们的首要责任是病人的安全和照顾病人,店内诊所并非是在推销产品和处方。”针对医学会和国会议员正在推进立法,试图阻止或限制店内诊所的计划, 迈克尔说:“如果医学会坚持要推进这样的立法程序,他们会发现各地的立法者和法规其实一直以来都在寻求如何提供百姓付得起的医疗服务,这正是我们店内诊所追求的目标,这种模式是对传统诊所的补充,而不是竞争。”

    民众大多拍手叫好

    在华尔街日报旗下著名的健康博客上,可以看到许多民众的反馈和评论,多数对AMA的声明嗤之以鼻,认为店内诊所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贴近大众,省钱省事,满足了市场细分的需求。不少人反映,同样的小毛病,去正规医生诊所和医院看病,不仅费事费时,而且价格昂贵,服务态度也不见得好。为小毛病专门去预约医生实在不如去找零售诊所的医师、护士助理合算。有患者在自己亲身经历店内诊所的服务后,抱怨医生诊所和急诊室效率低下,收费太高,不如店内诊所实惠。可以说,现在店内诊所的布局、支付和服务都比较符合消费者需求。店内诊所的未来前景,市场是最有发言权的。业内人士估计,店内诊所服务模式在未来会扩张10倍左右,这一趋势并不是AMA或地方医学会可以阻挡的。作为全美医学会更需要从自身角度反思和找原因:为什么大家愿意接受这样低档次的医疗服务,而不愿享受更专业的服务呢?
, http://www.100md.com
    他山之石,如何攻玉

    美国的店内诊所发展前景看好,反观中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一方面投入不够,另一方面又浪费很大。大医院人满为患,老百姓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医生看病时间不足,百姓和社会负担加重,还容易发生交叉感染。这种现象需要改变。而美国则是通过不同档次的医疗服务来解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并有市场化的医疗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付费。店内诊所的模式完全是市场化的产物,的确满足了部分患者的需求,它的连锁运营及与连锁药店的合作灵活有效,相信这种模式稍加修饰,解决中国百姓的小病小痛应该是有戏可唱的。中国曾经有过坐堂医生,但这些医生都是药店聘用的,利益关联明显。同时,由于这些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他们的管理和监督不善,时有医托、药托之嫌,因而被卫生部门取缔或明文规定禁止。分析比较国外店内诊所的起源和发展,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国情和百姓需求,只要有政策、管理和监督手段,西方所流行的店内诊所及重视服务质量和信誉的经营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百拇医药(王进 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