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7456
再谈寒塞之辨———兼答孟琳升老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67期
     关于《伤寒论》第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革更,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中的“寒”、“塞”之辨,笔者曾于7月2日撰文《也谈“寒”“塞”之辨》刊发于贵报第五版与孟老师商榷,今见孟老师撰文《解“寒”字太滥释“塞”字贴切》予以答复,读罢,想重申几个问题。

    对待古籍,笔者一直是非常审慎的态度,除非在有绝对证据的前提下,一般是不会出于己意妄改原文的。对于《伤寒论》,笔者尽可能把每一条条文放到整个《伤寒论》条文体系中,前后相互比较,尽可能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做诠释,尽可能揣摩仲景本意。孟老师讲:“学术研讨,校勘与推理不可偏废”,此是诚然,但“推理”亦应该有原则和限度,拿第166条而言,最好是把它放在整个《伤寒论》体系中,去推理条文的内涵。孟老师认为“寒”当为“塞”,虽于理亦通,但这并不能说明第166条其原貌就是“塞”字,笔者曾戏曰,如果凭想当然,那完全可以说“寒”下有脱文了,当为“寒痰”或“寒饮”了,亦完全可以对比第355条中的“邪结在胸中”而言第166条中的“此为胸有寒也”当为“此为胸有邪也”的误文了。
, 百拇医药
    笔者建议在没有版本证据的前提下最好不要妄加改动,而且,把第166条放到整个《伤寒论》话语系统中看的话,“寒”字并未有误,理由如下:

    把《伤寒论》中关于瓜蒂散证的第166条和第355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第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革更,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列于太阳病篇,第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列于厥阴病篇,第166条是以“病如桂枝证”而作为太阳病的类似证而论述的,第355条是以“病人手足厥冷”而作为厥阴病类似证而论述的,张仲景把第166条和第355条分于两经病而分别论述,其目的是重点讨论胸中痰浊为患可导致的两经类似证,而并非是要把两条文中的“寒”与“邪”区别对待,因此,通过《伤寒论》的前后比较,笔者认为第166条的“此为胸有寒也”,其内涵与第355条的“邪结在胸中”,并无差异。而且,《内经》、《伤寒论》中“风”、“寒”常常是邪气的代名词,如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此为逆也”中的“风”字,所以说第166条和第355条中的“寒”与“邪”意义是相同的,因此,从整个《伤寒论》体系来看,“寒”字没有改为“塞”字的必要。
, 百拇医药
    或曰:“《神农本草经》中载瓜蒂,其味苦寒,那么第166条中的‘寒’肯定错了,因为不能以‘寒’疗‘寒’。”此种认识亦不见少数,故在此一并作答,笔者认为此种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不能以联系的、变通的眼光读经典。《内经》有云:“酸苦涌泄为阴”,瓜蒂味苦,赤小豆味酸,可见仲景用瓜蒂散作为催吐之剂,正是取《内经》之意,酸苦涌泄,其在高者因而越之,再观《金匮要略》中有云:“宿食在上脘,当吐之,亦瓜蒂散。”便更能明白张仲景用瓜蒂散催吐是取瓜蒂、赤小豆酸苦之味而用,并非是取其性寒以清热,读经典一定要明重点、抓主次,道理便在这里。其实,《伤寒论》中张仲景在对待药物性味的重点取舍应用上是非常灵活的,比方说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其方后注云:“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以麻沸汤渍浸须臾绞汁,是取其无形之气,轻清以清上部无形之邪,而不欲取其有形之味,重浊以致泻下,此仲景用药之妙,不可不明。

    要之,《伤寒论》的校勘离不开求实和创新,但创新和推理亦应把对《伤寒论》条文的解读放在整个《伤寒论》全文体系中加以分析,方能最大程度上接近仲景本意。不是不要推理,而是要让推理尽可能合于经典之本来的话语系统。, 百拇医药(刘 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