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1906
医改不是赶时髦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23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23
     2年前的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葛延风的一句话“医改基本不成功”,让“医改”这个词一直流行到现在。

    在葛延风那句结论公开之后,医改应该市场化还是政府主导之争一时甚嚣尘上。此后不久,在2006年年初,卫生部提出要建立惠民济困医院和病房,于是全国范围内立刻刮起了一股建立惠民医院或惠民病房的热潮。这股热潮散去没多久,武汉江汉区试行的医药分业和南京秦淮区试行的药房托管又成为人们关注的新“明星”。当时有不少人评论认为,医药分业才是化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治本之方。然而,仅仅一年之后,“收支两条线”的风头已盖过了“医药分业”,成为新的流行词汇。而如今,“收支两条线”似乎又不得不将流行榜首的宝座让位于“全民医保”。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武汉江汉区试点医药分业的时候,一度被某些媒体追捧为医改破局的妙招,有的人甚至到江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蹲点,江汉的北湖模式因此而被蒙上了一层炫目的光彩,但是现在,它似乎也“过气”了。

    在今年1月8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前任卫生部部长高强明确了医改“政府主导、强调公益性”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支两条线试点开始逐渐流行。在社会普遍关注的北京、上海、杭州、银川等纷纷进行试点之后,西宁、大连、沈阳、武汉、成都等地也都进行了尝试。这些地区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财力充裕,有能力承担收支两条线带来的财政支出。然而,更多的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当地政府是在举全区甚至全市卫生总费用之力,来赶收支两条线的“时髦”。这样的结果是,当政府财力难以为继的时候,一项原本体现政府惠民决心的制度便成了“烂尾楼”,让人收拾起来,怎么看,怎么为难。

    我们不是要否定一些地方政府的尝试,只是如今,当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各地开始广泛试点的时候,为免再次出现“烂尾楼”,实有必要提醒一些地方政府须量力而行,因为在赶时髦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政府对于民生与政绩两者孰轻孰重的考量。, 百拇医药(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