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3968
关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五个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8.02
     中药研究既要突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特色,又要遵循现代医学的要求,特别是中药方剂的研究思路完全照搬西方医学研究方法的要求会有一定困难。因此,关注中药药理学研究,创建中药复方评价新体系,对促进中药研究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何为中药药理学目前尚未有定论。现在教课书上的定义为: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而现代药理学的定义为: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两者的区别是,中药药理学强调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药物的作用呈现量-效规律;另一个是应用边缘学科新技术进行研究。所以,中药药理研究的特色就是如何体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药理研究,如何突出中医药理论特色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只是套用现代药理学的概念而硬性形成所谓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实质上并不符合现代药理学的特点。
, 百拇医药
    ■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

    中药复方已被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和现代临床疗效所肯定,解决中药复方研究的切入点,应尽快建立中医药的试验方法体系。而建立中医药试验方法体系的惟一途径就是中药及复方药理研究应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如中药复方的配伍、作用机理、代谢等研究离开人体进行则事倍功半。国际上有些国家对复方的研究思路并未完全按研究西医西药的方法进行,如日本建立了一些简单的评价中药的研究体系,而且注重了与临床研究的结合,对中药复方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

    “血清药理学”的概念是由日本学者岩间裕子率先提出的,国内有些学者也引用了这一概念,并对一些复方进行了体外的药效学研究。目前,在方法学研究上还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与体内试验研究结果的比较工作做得不够。另外,标志性成分、取血时间以及代谢产物等很难确定。为了改进中药复方的体外研究方法,今后应在方法学以及与体内试验研究结果相结合方面加以改进。
, 百拇医药
    ■中药复方药物代谢研究

    药物代谢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药物代谢酶的研究,另一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中药复方的药物代谢研究应当加强对生物体内相关药物代谢酶和其他酶系的影响研究,如:肝线粒体和微粒体氧化酶、酯酶和水解酶系的研究。中药复方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不能完全按照研究西药单体的方式进行。同时,还应注意复方的药效作用缓慢,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具有特殊性,要考虑到肠道菌群的作用和肝脏的“首过效应”。因此,测定一些标识成分或有效成分不能准确地模拟复方在体内的药物代谢曲线及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另外,原形药物(复方)与代谢产物的区分也是很难的问题。日本东京药科大学有学者所做的大、小柴胡汤的药物代谢研究就是在人体进行的,其做法是:先不考虑中药在体内的复杂代谢过程,而从人尿中即代谢产物中发现两种复方各自有相同和不同的代谢产物,进而发现了原复方中未有的一些新的化合物。这些对我们的研究思路应有所启发。

    ■有毒中药药理学研究
, http://www.100md.com
    有毒中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至今仍被国家药典收载,列为临床常用中药。据不完全统计,重金属(朱砂和雄黄)约占中药复方的10%以上。使用有毒的药物治病,通过对中药材炮制成饮片入方,可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同时,对治疗一些难顽之症也能获得奇效,这是中医在用药方面的一大鲜明特点,也是有毒常用中药在毒理学研究方面与西药和其他药物的重要区别之一。

    实际上,中药的毒性有别于西药。中药与西药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所含的成分很难全部分析清楚,各种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进入到人体后作用于多种靶器官,其药效和毒性的表现不能简单地从某一个或几个已知成分的含量来判断。例如,含有有毒重金属的药物(汞、砷等)在中药处方中应用较广泛,如果用重金属总含量为标准来评判中药的毒性,许多具有独特疗效的有效方剂将被禁止使用。但是金属的存在状态不同,其毒性的差异非常大,中药的毒性与其含有的重金属总含量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加强有毒中药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对待有毒中药在治疗中出现的某些不良反应应当历史辨证地分析其原因,大多数的不良反应是人们应用不当所致。

    中药药理学是新发展起来的学科,中药药理学研究特别是中药复方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讨论。

    (杜贵友 方文贤), 百拇医药(杜贵友;方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