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29期
编号:11468538
第四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 搭建胃肠肝胆内外科医师共同的平台——访第四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执行主席张澍田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29期
第四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 搭建胃肠肝胆内外科医师共同的平台——访第四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执行主席张澍田教授

     第四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于2007年6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由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和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共同主办,90余名消化、内镜、肝病及外科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报告和现场演示,1200多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集消化、内镜、肝病、外科多学科为一体,设置了胃肠肝胆内外科联合论坛、“原发性肝癌规范化治疗”专题论坛等,并安排消化内镜、腔镜、超声介入操作的现场直播。论坛的学术讲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用,会场气氛热烈,受到参会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赞扬。参会期间,笔者看到由于会议盛况超出预计安排,许多参会者驻足聆听,并坚持到会议结束。

    在会议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论坛执行主席张澍田教授。张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本届论坛的组织特点和近期消化疾病研究热点发展。

    张教授坦言这次论坛的规模超过了前三届,他谈到,能够为胃肠肝胆内外科医师,提供这样一个接受继续教育、了解学科进展、探讨发展方向的综合性平台,是会议组织者共同的心愿。
, 百拇医药
    搭建有特色的学术平台

    张教授总结本次论坛的组织特点为学术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论坛专题化。

    学术多元化

    张教授说,一般学术会议往往就某一学术领域的问题局限于该范围的专家进行探讨,而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则尝试将多个领域的学术观点融合在一起,聚集消化、内镜、肝病、普外等多学科的专家共同讨论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消化系统学术问题。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流中,彼此能开阔视野,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临床工作做出最有实用价值的分析。

    形式多样化

    内镜、腔镜操作的现场直播一直是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的特点。张教授告诉我们,会议致力于用更多的形式向参会者提供临床最实用的信息。在内镜、腔镜、超声介入操作的现场直播论坛中,3个大屏幕分别同时直播操作画面、内镜画面以及X线画面,让参会者感到身临其境,真实感受操作过程,清晰观察各个细节。
, 百拇医药
    张教授说,这种现场直播的形式与播放操作录像不同。操作录像是经过剪辑的,多为完美的、成功的个案。而现场直播则存在需要处理各种不可预知事件的悬念。正是这种悬念吸引着参会者,也正是这些临时突发的悬念,更符合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临床医生能够从中学到更多实用技巧和知识。

    本次论坛还请了胃肠道息肉“山田分型”的发明者山田教授做上消化道造影现场演示。张教授介绍说,上消化道造影技术并不复杂,但检查的图像质量却差异较大,以至于很多早癌被漏诊。山田教授的整个操作过程非常成功,让现场参会者不仅叹服他精湛的技术,更敬佩他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

    论坛专题化

    历届论坛都会选择有较大新进展、对临床工作意义重大的专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合实际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今年,设立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治疗”专题论坛,邀请消化内、外科、超声科、放射介入科等专家共同进行学术探讨。
, 百拇医药
    张教授说,这种专题论坛给胃肠肝胆内、外科医师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通过多个学术领域的专家以不同形式进行研讨,对于提高消化疾病的整体诊治水平大有帮助。

    从普通内镜到NOTES

    张教授谈及近年来消化疾病领域的发展时说,内镜的快速发展给消化疾病的诊治带来了飞跃,但是应该避免将内镜独立于临床。如果一个医生只做内镜,那他不是真正的消化科医生。另一方面,一个合格的消化科医生应该掌握内镜操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和治疗疾病。

    近年来,内镜的一项重要发展就是经口胃肠壁外手术(NOTES),这是一项创伤更小的手术方式,它的并发症也较少,更需要胃肠肝胆内外科医师密切配合。当然,这项新兴技术距离在临床上大范围应用,还存在一定距离。

    张教授还谈到,无论是普通内镜还是未来发展的NOTES技术,都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参照国外的内镜技术准入制度,规范我国的内镜操作势在必行。,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