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预防
编号:11483316
中医怎样“治未病”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0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8.20
     中医“治未病”,除了“未病先防”外,还包括“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不同情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平衡心态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情绪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其一,人们要尽量避免不良情绪。其二,医生在为患者诊疗时,不仅要解决其身病,还要关注其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这样会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保养脾胃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施治,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强身健体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体现了运动对保证人体健康的作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好坏、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和运动有关。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一些运动处方(如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可以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科学用药谈到治疗,中医认为,“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道出了中医“治未病”的深刻意义。

    中华中医药学会教授 温长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