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3358
药,可以是甜的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1日 网易博客
     “妈妈,我要吃药!”刚跨进家门,儿子便缠着我讨药吃,搞得我是一头雾水,心想,莫非这孩子是吃错药了?待听了婆婆的一番解释,我才恍然大悟,不由得笑了。

    原来,昨晚小儿有点发热,早上他爸便带他去看了医生,配了点退热的药来。不想,这药上口很好,小儿是吃了还想吃,婆婆又不敢给他多吃,便对他说:“不能再吃了,要吃坏的!不信,等你妈妈回来问好了。”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再一摸儿子的额头,这烧还果真退了。嗯,这药倒是好:见效快,小儿还爱喝!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吃药的情景,那经历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因为苦,大人会在药里放上好多的糖,但结果往往是糖吃下去了,药却粘在舌面难以下咽,有时勉强咽下去了,一阵恶心,重又回出,于是拼命地吐口水、漱口,但那苦味却是久久地盘踞在口中,挥之不去——总之,在我看来,吃药之于孩子,实在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

    然而,现在,我的孩子居然喜欢上了这药,还主动向我讨药吃了,这岂非咄咄怪事?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只因这药是甜的呀!

    诚然,自古就有“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样的说法,意思是良药苦则苦矣,但终究能治病,当然是好的。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良药为何一定要是苦的呢?如果疗效好,口感又好,不是更能为孩子所接受吗?

    再联想到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老师的好心往往被孩子当成“驴肝肺”,君不见,这边厢,老师苦口婆心,疾言厉色;那边呢,学生是毫不领情,把头别向一边,甚至甩手而去!没有谁会怀疑老师对学生的这份爱与责任,但为什么孩子往往拒绝接收呢?如果换一种说话的方式,效果是不是更好?“忠言逆耳利于行”是有道理,若孩子听不进去,则“于行”何“利”?如果“顺耳”些,孩子能欣然接受,心悦诚服,是不是更“利于行”呢?

    真的,药,可以是甜的;言,当然也可以是顺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 百拇医药(xzf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