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2期
编号:11480923
认识埃博拉出血热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2期
认识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一种高致死性传染病。有学者报告,EBHF在中非热带雨林地区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已流行了几个世纪,但一直未引起关注,直到1976年,EBHF在苏丹和扎伊尔相继暴发流行,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病死率极高。科学家将分离出的致病病毒以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命名,称为埃博拉病毒(EBV),属单股负链RNA丝状病毒。EBV是至今人类所知的最为恐怖的病毒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潜在的生物战剂病原体。

    EBV的疫源地主要是非洲大陆,但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均已发现流行的血清学证据。1989年10月自菲律宾运往美国的100只猕猴发生EBV感染,在泰国雨林的猿猴中亦有EBV感染的证据,这提示东南亚也可能是疫源地。人与人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接触污染的血液、分泌物和体液,故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应立即住院隔离,常规接受医学监护3周(自最后接触之日起)。死于EBHF的患者尸体,应立即火化或深埋。

    从1976年6月至2000年10月在非洲苏丹、扎伊尔、加蓬、乌干达4国中曾发生过6次EBHF大流行。经证实,共发病1436例,死亡967例,每次死亡率都在52%~88%之间,平均病死率为67.34%。研究者还发现在几内亚、刚果、苏丹等雨林草原地区,隐性感染者(查出抗体但从未出现过症状和体征的人群)占10%,当地医务人员中的隐性感染率为1.99%。
, 百拇医药
    感染EBV后的潜伏期为7~14天,常以头痛、高热、腹泻、呕吐、肌肉关节酸痛、咽喉肿痛、眼结膜充血的表现突然起病。发病5天前后,皮肤可见麻疹样斑状丘疹,多数患者表现为胃肠道出血和咯血。病理学特征为呼吸、消化道器官的严重淤血、出血,肝、脾、肺、淋巴结、睾丸呈急性坏死,以及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特征为低血压休克、颜面水肿、血容量剧减、电解质酸碱失衡、微循环明显障碍等,血清氨基转移酶可升高数百倍,早期即伴有蛋白尿,血小板计数多呈衰减。重症患者多在6~9天内死于急性休克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急性期EBHF患者诊断效果不理想,因为多数患者在发病后10~14天才产生抗体。因此,当前的血清学检测手段对EBV感染不可能早期诊断,只能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初诊。用RT-PCR和杂交法检测EBV RNA,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早期快速确诊患者,故该法正在推广使用。电镜检查和病毒学分离法,必须在P4生物实验室内的研究工作中使用。
, http://www.100md.com
    目前,EBHF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对症处理,包括退热降温,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护正常血液循环,保护肝肾和多脏器功能,预防控制出血,补充凝血因子等。另外,输注EBHF恢复期患者的血清或EBV抗体血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也可试用于EBHF的治疗。在EBHF流行期间,对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预防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α-1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在国际交往频繁和交通便捷的今天,海关检疫部门和各科医务人员都应对人畜共患的新发烈性传染病EBHF有所认识。

    ■ 点评

    EBV是比利时Pattyn教授和英国Bovone教授,共同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一种新丝状病毒。EBHF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灵长类、森林哺乳动物及鼠类,推测猿、猴、猩猩、羚羊和鼠类可能是该病毒的贮存宿主。由于该病致死率极高,四季皆可发病,人群普遍易感,前苏联曾研究把EBV制成生物战剂。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仍频繁,不排除恐怖组织将该病毒制成生物战剂的可能。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着手于早期预防。,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