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2期
编号:11480928
成人播散性猫抓病一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2期
成人播散性猫抓病一例

     猫抓病(CSD)由汉赛巴尔通体感染引起,是一种以局部肉芽肿和淋巴结炎为特征性病变的疾病,常在猫抓部位(多为幼猫)出现典型病变,即丘疹和水疱,随后可出现发热、局域淋巴结病变,偶见播散性病变,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人群中更为罕见播散性CSD。

    美国Bhatti等学者报告了一例正在使用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成年患者发生CSD播散性感染。患者的初期症状疑似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发热等流感样症状。1个月后,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和锁骨上等多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大小为1~2 cm,质硬,活动性差,同时,患者体重下降。

    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为117 g/L,白细胞计数为7.6×109/L,血小板计数为511×109/L,血沉为80 mm/hr,血清钠为130 mEq/L,肌酐为0.9 mg/dl,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SGOT)为68 U/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为95 U/L,血清巴尔通体抗体滴度大于1∶16384。CT扫描胸部和腹部提示,轻度淋巴结病变以及脾脏低密度性病变。组织活检结果表明,锁骨上淋巴结为坏死性肉芽肿样病变,外周上皮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混合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具有猫抓病特征性的卫星坏死性脓肿。

    研究者对患者进行病史调查,发现该患者有猫接触史,其邻居家喂养多只猫,且有幼猫,患者经常与猫玩耍,并有被猫抓伤的经历。患者在使用布洛芬治疗后发热症状缓解,6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CT扫描结果恢复正常。

    CSD的诊断主要通过相关病史及实验室ELSIA检查血清巴尔通体抗体,若IgM抗体滴度大于1:250,其特异性约95%,敏感性为83%~95%。

    在这例病例中,导致播散性CSD的特异因素难以确定,但可能与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对宿主免疫反应的影响有关。

    (李波 摘译自BMC Infect Dis. 2007,7∶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