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0595
名医进社区医患“零距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31日 《现代护理报》 2007.08.31
     背景

    为缓解市民“看病难”,哈尔滨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列入为群众办的20件实事之中,大大加快了该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发展步伐。

    如何在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提高社区卫生中心的服务水平,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让百姓真正得到便利?在两会上,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问题

    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9个,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但社区居民看病难问题现阶段仍然普遍存在,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中心患者少等现象仍然非常突出,多数社区卫生中心成了专门的“静点室”,另外,其建设步伐、普及率、覆盖面距百姓需求还有距离。

    声音

    建议一:社区卫生中心建设切忌“一刀切”

    市人大代表徐建华:目前全市远远没有达到一个社区一个卫生中心的目标。建议由政府加大投入,制定详细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近远期目标,跟踪问效,抓出实效。同时采取目标管理方式,一社区一议,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不能机械要求面积必须达标的硬规定。利用现有社区办公场地,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及建设的速度,切实解决社区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建议二:鼓励名医定期轮流到社区出诊

    市人大代表闫桂兰:现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变成了单纯的“静点室”,没有起到真正的提供医疗服务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社区缺少专家和名医,老百姓对社区医生缺乏充分的信任。如果大医院的专家能够定期轮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并且形成一种制度,不仅将大大提高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也将为老百姓带来便利与实惠,使百姓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专家门诊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建议三:切实加强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

    市政协委员刘向红、陈序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身承担的就是百姓日常的看病需要,它本身就不是“大而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就应当切合实际。一般而言,社区医务人员要求是通科医生,这样的医生不能样样都精通,但是各科相关医疗知识都应具备,他不一定会治所有的病,但是他应该能对病症有一个初步的诊断,然后由大医院医生负责治疗。根据有关部门要求,老城区要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现有的一、二级医院除个别专科优势较明显的以外,全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的改善也将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但是,对于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需要有一个过程,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通过上级医疗机构解决培训与专家出诊等问题。

    建议四:大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建转诊制度

    市政协委员董晓秋、赵菊丛等:现在很多患者有头疼感冒也愿意进大医院,其实这是一种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哈医大一院每天的门诊量达到5000人,而社区医院却存在“吃不饱”的问题。如果建立社区卫生中心与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和相互支援制度,不仅可以让患者真正体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便利,同时也能够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形成良性循环。

    (星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