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750
遗体捐献者不富裕应为遗体捐献者设立基金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3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9.03
     近期,天津相继发生多起市民无偿捐献遗体和角膜的新闻事件,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捐献者中,1/3的人收入相对较低,在目前没有明文规定捐献者可以得到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这些生活困难的遗体捐献志愿者是不是需要适当的经济补偿?他们对这个问题又是怎样的态度?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捐献者对于“遗体捐献后是否可以得到适当的经济回报”这个问题,态度十分一致:捐献遗体首先是建立在无偿的基础之上,所以不应该把任何经济问题考虑在内。大家普遍认为,如果得到经济回报就改变了捐献遗体的性质。所以,不管他们的生活有没有困难,他们都没有把捐献遗体当作换钱的途径。对于捐献遗体这件一般人认为很难做出的壮举,他们表现得十分坦然和淡定。

    天津市红十字会救护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解释:目前该市遗体捐赠是按照《天津市接受遗体捐赠暂行办法》来执行的,没有关于经济补偿的规定。自愿无偿捐献遗体为医学教育事业服务,是一种破除传统观念、无私奉献的行为。捐献遗体必须出于自愿,并且征得所有直系亲属的同意。捐献遗体是无偿的,所以没有任何经济回报。

    天津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必成告诉记者,暂时没有给遗体捐赠者本人或者亲属象征性补偿的做法。虽然这两年媒体对遗体捐献的关注程度较高,不少市民对捐献遗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现在每年遗体捐赠的数量依然不能达到教学的需要。对于捐赠遗体的志愿者他们是十分尊敬的,李必成处长说志愿者们能把遗体贡献给医学事业确实很了不起。

    天津市遗体和角膜捐献宣传小组组长赵永华介绍,自从2002年4月该小组成立以来,已有200多市民经过这个小组申请捐献遗体和角膜,并办理了公证手续。在这些人中,35%左右生活并不富裕。

    在天津医科大学自愿捐献遗体的记录上,记载着200多个名字,他们中有大学教授、书法家、政府官员,也有普通工人或是农民。遗体捐献者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29岁。

    站在一个捐献志愿者的角度,赵永华称,他没有考虑经济回报的问题也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遗体捐献是在无偿和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站在一个劝捐人的角度,赵永华认为,给家庭生活困难的遗体捐献志愿者一定的经济补偿,有利于遗体捐献事业的良性发展。“有些志愿者的日子过得并不容易,但是他们只想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这些志愿者是这个社会最可爱的人。”赵永华说。

    前不久,中国第一个为遗体捐献志愿者设立的基金在上海启动,业内人士称,此举必将有力推动遗体捐献事业的进展。

    《城市快报》2007.8.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