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749
“降糖”食品未必真降糖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3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9.03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3500万人,占世界糖尿病人群总数的1/5,并且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增加超过120万人,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10年,我国糖尿病人口总数将增至8000万至1亿人。遗憾的是,在糖尿病的防治上,我国不仅存在知识普及率低、诊断率低、控制率低的问题,还存在滥用保健食品等问题。

    ——编者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持续高血糖是其生化特征。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增长、饮食失调、运动减少、肥胖等。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本上需要终生服药。虽然西药中的降糖药有很明确的降糖作用,但长期使用这些西药,难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有些患者片面听信广告宣传,依赖所谓的偏方、秘方甚至有“降糖”作用的保健食品,以求既能取得效果,又能避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一些商家,正是冲着患者这样的心理,推出了大量“降糖”保健食品。并打出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保健食品没有副作用”、“食品降糖,药食同源”。

    殊不知,一些宣称没有副作用的“降糖”食品,实际上添加了格列本脲、格列奇特、格列吡嗪等西药成分。但是,对这种情况消费者未必知道。长期服用添加西药的保健食品,造成的副作用可能更大,最终会造成病人的低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肾病等并发症的过早出现,甚至导致死亡。

    另外,还有一些“降糖”食品,宣称加入了可以使血糖降低的微量元素。诚然,服用了某种含有微量元素的“降糖”食品后,能够暂时平衡体内的微量元素,使之恢复正常水平。不过,这只是微量元素在“微量”的时候起作用,如果天天服用含有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就不叫微量了。如果长期大量服用,非但没有益处,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有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面对当前“降糖”食品的广告攻势,患者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楚某些“降糖”食品的实质。从医学角度来说,保健食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取代药品。而对于某些宣称能够替代药品,有降低胰岛素抵抗等疗效的“降糖”食品,患者不能轻易相信。

    在服用保健食品前,糖尿病患者应该事先征询医生的意见。另外,最好到大型医药零售商店或者医药公司去购买,同时要看清是否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以免上当受骗。

    文/邬时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