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4期
编号:11485577
自杀行为遗传学研究新发现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6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4期
     在自杀身亡者中,许多人患有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或经历着负性生活事件。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经历相似创伤性事件之后,却从未实施或试图采取自杀行动,这提示自杀行为具有内在易感性。家系研究和寄养子/双生子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学因素在自杀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完成或未遂自杀者的亲属中,实施自杀或具有自杀观念者比例是没有自杀家族史人群的数倍。

    自杀行为的遗传学研究显示,遗传学因素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可能是由对中枢神经系统信号传递或神经发育产生影响的某一种基因表达所致。也就是说,凡是同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及其受体等相关的基因,以及参与合成或修饰的各种酶类、二级信使、轴突传递、神经元黏附性、突触功能、转录因子等相关基因,都可能是易发生自杀行为的候选基因。

    近十年来,许多研究目的是探索5-羟色胺(5-HT)相关基因同自杀行为的关系,包括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SERT)基因和5-羟色胺受体(HTR1A、TR1B和HTR2A)基因等。但是,这些研究提示,影响自杀行为的遗传学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还涉及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调节应激反应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神经传导的基因,也与自杀行为显著相关。
, 百拇医药
    通过对应激-易感性模型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构成个体素质,早年创伤经历、慢性疾病、长期物质滥用和内外环境因素,均部分决定了自杀易感性。

    自杀易感性是个体在应激环境下是否表现出自杀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既往研究已经证实,暴露于应激环境下可导致蓝斑部位神经元放电活动增强,NA释放,代谢增加。这表明NA在处理应激中起到重要作用。

    酪氨酸羟化酶(TH)是NA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发现TH基因同适应障碍相关,后者是自杀企图者的一种常见疾病诊断。

    另有研究提示,TH等位基因同愤怒/敌意等人格特质和应激易感性相关。对此可能的解释为,TH等位基因的调节功能不能满足NA生物合成要求,这导致应激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下降。

    易愤怒是一种人格特质,其被认为是自杀行为的内表型之一,受到基因组分的影响,并且可导致自杀风险增高。目前,对于愤怒特质相关基因组分知之甚少,已知研究提示TPH1基因和TH基因同自杀个体愤怒行为增加相关。
, http://www.100md.com
    Wasserman等首次报告了,T-box 19(TBX19)基因与愤怒/敌意等人格特质显著相关,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1(CRHR1)基因相关位点同低应激水平的男性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具有一定相关性。TBX19和CRHR1是HPA轴的重要调节因子,两者共同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进行调控。因此,具有自杀倾向个体的HPA轴活性阈值可能存在先天性低下,导致HPA轴在低应激水平状态也会发生过度反应。

    Wasserman等的另一项研究提示,电压门控式钠通道Ⅶ上的α多肽(SCN8A)基因和囊泡连接膜蛋白4(VAMP4)基因在具有自杀意念的个体中表现为高表达。动物实验提示,SCN8A基因突变可导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和脑代谢活动减弱,该变异可能引起神经元动作电位的改变,从而导致神经传导活动改变。因此,VAMP4基因突变可能全面影响神经递质的传递活动,导致个体行为改变,进而对自杀行为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遗传学研究还给自杀预防课题带来一些启示。在童年期和成年期的早期阶段,发现个体的自杀易感性,将有助于防止这种易感性的进展。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做出有利于自身及子女健康的选择,并且制定出适当的生活目标。

    自杀行为干预的实际应用,在于通过建立更为乐观的外部环境影响固有的遗传性因素。明确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基因或导致自杀风险增高的基因,将有助于我们为特定个体或群体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吴志国 摘译自 Physiol Behav 2007年5月25日在线发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