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5期
编号:11485472
针刺麻醉理应重新得到推广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5期
     近来,吴仪副总理在讲话中再次提到,我国的卫生工作应该发挥中医的优势,这让笔者想到了曾经盛极一时的针刺麻醉。1980年后,虽然国内医学院校的研究人员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研究,但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却从此走向沉默。解放以来,针刺麻醉的冷暖境遇,似乎是中医发展兴衰的一个缩影。

    刚上大学时,我自己也坚定地认为经络根本不存在,针灸的效果子虚乌有。但毕业后,在临床实践中,一系列亲身经历的故事改变了我的认识。工作不久,一位60来岁的老人到我的诊室就诊,老人患肩周炎,因肩膀疼痛而无法抬起手臂脱衣服,我尝试着在老人腿部的“条口”穴上针刺,过了一会,老人居然就能抬起手臂了。我因此不得不承认经络和针灸的奇妙。

    对于经络机制的解释,国内有几十种理论,我比较认可的一种是:经络是介于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一种自我调节系统。其可能形成于高等动物进化的早期,后来因为更为高级的调节系统出现,它就逐渐退化了,但它的作用还能显现出来。和西医用麻醉药阻断痛感神经镇痛机制不同的是,针刺是通过刺激穴位,让人的身体自我调节,从而产生镇痛的效果。

    因此,针刺麻醉应该适度推广,这不是为了针灸的荣誉,而是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特别是提高安全性,比如,开颅手术随时有可能损伤脑组织,而针麻则可更便捷地观测脑功能变化。而且,重拾针麻,还可帮助我们思考一些中医发展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个是我们应该研究如何认识经络的方法论问题。经络的发现从方法学角度而言,与西方主流的“还原方法”是不同的,它是古代人们进行特殊的训练时,体会到的一种感觉。这些特殊的训练包括古代导引吐纳功,相当于现在说的瑜伽、气功等等。自我感知不是没有价值,但径直用物理化学方法去破解它的机制,是会有困难的。

    因此,循经感传研究要想取得成功,方法论上的创新是关键。今天反对经络学的声音,都是试图仅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去解释经络,因而得不出想象当中的结论,所以加以反对。我认为,这是一种偏见,不仅在文化哲学上需要多元,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也应该多元。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是,循经感传现象应该被纳入生命科学的研究范畴,当前中医界缺少信心和自信,其实,科学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的,既然循经感传现象是种客观存在的事实,科学就必须去解释它,揭示它的背后机制。在这一点上中医学应有足够的自信。并且我们应该更多地与西医及现代科学交流,让他们看到临床的效果,更多地参与研究工作,不能一直停留在描述临床表现的阶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