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杂志》 > 1990年第7期
编号:10225378
努力把我国消化系疾病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0年第7期
     作者:王宝恩

    单位:北京友谊医院 100050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00701

    近年来,我国消化系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基础研究都有着很大的发展。更可喜的是在老一代专家的培养下,一批中青年消化工作者已经成长起来,并作出了显著的成绩。现向读者推荐几篇在第四次全国中青年医学学术交流(消化)会议上获奖的论文。并就当前消化系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一些新动向与同道共同探讨。

    流行病学的研究已从传染病学的领域扩展到各临床医学领域。消化系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也不例外。从我国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看来,胃癌、食管癌、肝癌及大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分别占我国九种最常见肿瘤的第1、2、3、5位。不少研究者提出了这些癌瘤的一级、二级及三级预防问题,有的已付诸实施。为了提高普查的效益,提出了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普查方案。当然,目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普查效果尚不如宫颈癌、乳腺癌显著。但已有的经验提示我们,只要坚持探索与改进普查手段,善于运用基础研究的新成果,运用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必将在更大程度上作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癌症的二级预防,甚至一级预防作出新贡献。在消化系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便如常见的溃疡病,目前尚缺乏患病率的准确调查,一些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地区的不同、吸烟饮酒、膳食内容、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的应用、幽门弯曲菌在发病学中的作用及H2受体拮抗剂是否改变了溃疡病的并发症及预后等,都有待进行严格设计的广泛调查,以澄清我国溃疡病的发病因素,改善防治措施。
, 百拇医药
    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给医学带来了新的面貌。我国已成功地制备了胃癌单克隆抗体十余种,并获得了两株人源性单克隆抗体。这些新技术已应用于临床诊断,并开始研究用于导向治疗。在筛选萎缩性胃炎的癌前状态中也显示了单克隆抗体的优越性。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为国际上所嘱目。肝癌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有的学者已在探索单克隆抗体对肝癌相关抗原的鉴定,探讨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生长的调控作用。有的单位已开始应用于肝癌的导向治疗。但是,在这一领域中,还有不少问题有待于解决。如癌相关抗原的特异性、异质性及人体抗鼠免疫球蛋白抗体的产生等。而这些问题又限制了导向诊断与导向治疗的进展。因此制备选择性好、亲和力高的抗肿瘤单克隆抗体仍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免疫导向的需要,恐也不能只限于单克隆抗体,高度提纯的多克隆抗体,由于能识别别抗原分子上的多个抗原决定簇,可能有更强的亲和力。另外,若能把几种单克隆抗体同时应用,即保存了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又可能弥补了单克隆抗体亲和力低的弱点,是值得尝试的。连接人的恒定区基因与鼠的可变区基因,再转染到鼠的骨髓瘤细胞中。从而表达人的单克隆抗体,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途径。
, 百拇医药
    在病毒性肝炎领域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便如加速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批量生产的研制,丙型肝炎诊断试剂的研制。加强丙型肝炎诊治的研究,对控制散发病例,避免血源性感染,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些新出现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如多聚酶链反应已经在一些单位开展,大大提高了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出敏感性,应努力推广。

    胃肠道激素的研究在我国虽属新兴,但已有很好的起步。当前主要的薄弱环节是我国对脑肠肽抗原、抗体的制备还有很大差距,应大力研究解决,以促使这一学科的更快发展。70年代以后,国际上“受体学说”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一些学者也正努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应对这一前沿科学给予更大的重视,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有较大的发展。

    近年来,胃肠道运动功能及此相关的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已受到注意。过去由于我们缺乏检测胃肠功能的仪器及相应的治疗药物,使这一分支的发展迟缓。目前,我国已自行研制成功多功能消化道运动功能检测仪,治疗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药物也在临床上开始应用,这为研究消化道功能疾病提供了好的条件。预期在食道、胃、肛肠乃至小肠、胆道的运动功能及其障碍的研究方面将会有新的成果。

    消化系统领域广泛,为了不断提高我国消化系疾病的研究水平。从事消化系领域基础研究的工作者与内外科临床工作者要紧密协作,大力发挥中青年医务工作者的作用,加强临床实践及基础实验研究,把消化系疾病的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服务。

    (1990年5月10日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