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2年第9期
编号:10225612
慢性原发性小肠假性梗阻四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2年第9期
     作者:吕云福 王大骏

    单位:山西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吕云福;消化内科 王大骏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20924.htm

    例1 男,40岁。2年前因肠梗组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未见器质性病变,术后经常腹胀。此次入院前3天频繁恶心、呕吐,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以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术中见小肠有90cm段明显扩张,肠壁充血、水肿,肠间轻度粘连,行肠腔减压关、腹。术后配合中药治疗,1个月后出院。组织学检查为小肠平滑肌部分变性、纤维化。

    例2 男,36岁。因间断性腹胀、腹痛、腹泻2年,加重5天以急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术中见远端空肠至横结肠均明显扩张、充血,未发现粘连与狭窄。行肠腔减压、关腹。病理报告为肠壁肌间神经丛减少,部分萎缩。术后自觉症状未减轻,时有发作,但经禁食、胃肠减压、输液、消炎等措施后均可控制。半年后腹痛突然加重,诊断为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在外院死亡。
, http://www.100md.com
    例3 男,22岁,系例2之子。15岁开始上腹经常憋胀,尤以吃难消化食物后明显。此次症状加重,停止排气、排便2天,行急诊手术。术中见横结肠高度扩张约20cm,横结肠中左1/3交界处呈360°扭转,远端结肠也明显扩张,复位后切除横结肠30cm,行横结肠端端吻合术。病理报告为肠壁肌间神经丛稀疏、部分退变。2个多月后再次腹胀,消化道造影示胃、十二指肠、空、回肠。结肠皆扩张,钡剂通过缓慢,以结肠显著。行二次手术。术中见全结肠扩张,无狭窄。在冰冻病理检查提示下,从回盲部开始至乙状结肠逐段将神经节异常的结肠全部切除,行回直肠吻合和空肠十二指肠升部吻合术。自觉症状减轻、出院。4个月后以粘连性肠梗阻第3次剖腹。术中见胃与全小肠扩张,行胃造瘘后转院。

    例4 女,58岁。因下腹间歇性憋胀伴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10年,钡剂造影怀疑巨大盲肠而手术。术中见盲肠至横结肠中段明显扩张,肠壁变薄,回肠轻度扩张,行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吻合术。病理报告结、回肠壁部分平滑肌萎缩、纤维化,以结肠明显。
, 百拇医药
    讨论 本病是由于肠道动力异常,导致肠扩张和排泄缓慢所致。其病因不很清楚,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平滑肌变性,直接影响肠管运动。(2)肌间神经丛退变,使正常肠壁间神经传入与传出道路障碍,造成胃肠功能紊乱。(3)平滑肌电控制活动和P物质减少[Am J Med 1970;40:203],使肠蠕动障碍。(4)胃肠激素分泌紊乱。有人认为蛙皮素、胃泌素、前列腺素E等能兴奋肠肌收缩,而胰泌素、高血糖等则抑制,若这些激素分泌紊乱或分泌细胞受损可导致本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多见。病情可持续6个月至45年[Am J Gastroenterol 1978;70:306]。常有家族史。多数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和痉挛性腹痛,且有间歇发作,间歇期大部分感觉良好。与机械性肠梗阻不同之处是这类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而无停止排便、排气。本组例3首次入院时停止排气、排便是因结肠扭转造成的。本病可发生在全消化道各段,以小肠多见,有时也侵犯食管、胃、结肠及膀胱。因而可兼有这些部位的不同症状。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仍以非手术治疗(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为首选。手术效果不佳,但不经手术又难以明确诊断,经过一次手术后再次发作时又常被误诊为有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因而这类病人常有多次手术史。手术虽应尽量避免,但对于巨十二指肠、肠扭转、肠穿孔、恶变或出血者还是必要的。

    (1992年4月1日收稿 同年6月27日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