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3年第7期
编号:10239394
额部骨膜下分离与面颊部SMAS层分离提紧的除皱术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3年第7期
     作者:鲁开化 郭树忠 韩 岩

    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30713 除皱术早在本世纪初就已有开展,但70年代以前主要施行的术式为皮下脂肪层分离除皱术,1976年Mitz和Peyronse[Plast Reconstr Surg 1976,58:80]报告了面部除皱术(Superficial muscutoaponeurotic system即SMAS层或系统)中的剥离技术,1988年Psillakis报告[Plast Reconstr Surg,1988,82:383]了骨膜下分离除皱术的经验。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了额部骨膜下分离与面颊部SMAS层分离提紧相结合的方法施行了面部除皱术8例,近期效果比较满意。

    一、手术方法

    首先施行额部除皱,采用发际内冠状切口或额部与发际交界处切口。切口一次即深达颅骨骨膜下并迅速向前推进翻转额部皮瓣,一直推到两侧眉弓处,中央还可稍向下在眉间显露皱眉肌及降眉肌,在翻转的皮瓣内侧面切除三块额肌,止血彻底后将皮瓣翻回原位,并向后拉紧上提,切除多余的皮肤后分二层缝合切口,一般可切除2~2.5cm多余的皮肤,切除的多少以不牵拉双眉移位且切口不致过于紧张为度。

    额部缝合后开始面颊部除皱。切口从颞部发际内向下至耳前,沿耳前轮廓线向下至耳垂转向耳后,先用刀行锐性剥离,超过侧面部安全区与危险区之间的“S”状线后用扁桃体剪钝性分离,分离平面禁忌过深,以免损伤面神经的分支,将此皮下层游离好后再开始SMAS层剥离。SMAS层在腮腺筋膜层与颊脂肪垫的浅面、腮腺表面有较厚腮腺筋膜,比较容易分离,而分离至腮腺前方时筋膜层则更薄,需特别仔细,以防损伤腮腺导管及面神经颧支及颊支,此SMAS层上与颞浅筋膜相连,下与颈阔肌筋膜延续。一般从耳轮脚前开始向前向下分离,先在腮腺表面锐性剥离,超过腮腺区后再向前剥离时则要改为钝性剥离,上方达颧弓平面,下达颈阔肌处止,形成一块三角形SMAS瓣、SMAS瓣形成后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向上向后拉紧与深筋膜或骨膜缝合固定,另一种是将其纵形剖开成两瓣,一瓣向耳后牵拉,一瓣在耳前,其方向均是向上向方向提紧固定,SMAS层固定后再拉紧皮肤,切除多余部分,皮下及皮肤分层缝合。

    二、结果和讨论

    根据文献报道,采用骨膜下和SMAS层分离除皱效果好。手术后效果保持时间长,是目前除皱术发展的方向。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同道的经验,采用额部骨膜下分离、面部SMAS层分离提紧的除皱术,实践证明手术操作不复杂、比较安全。8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SMAS层分离提紧后面部除皱的效果较皮下脂肪层分离除皱法彻底而持久。无1例发生并发症。

    面部除皱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面神经损伤,预防面神经损伤的关键是掌握面部解剖。了解面神经的走行,额部采用骨膜下分离与面颊部SMAS层分离,并恰当的采用钝性和锐性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防止面神经损伤。

    面部因血运丰富、术中出血较多,止血务必彻底,术后放负压引流可有效的防止血肿的发生。

    (收稿:1992-07-24 修回:1993-04-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