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6年第4期
编号:10226749
儿童菌疫苗免疫的应用和发展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6年第4期
     作者:杨永弘

    单位:100045 北京儿童医院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60429

    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认识首先是从抗感染免疫开始的,而病原体的发现是菌(疫)苗(vaccines,以下简称疫苗)制备的基础。利用疫苗刺激机体使之对感染性疾病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其他免疫成分,从而预防此种疾病的免疫过程为主动免疫。大多数疫苗于儿童免疫,另外一些用于特殊人群(流行区域和密切接触者)及特殊需要(旅游者)。疫苗的研制经历了几个的发展过程,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病原体成分及其结合物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1~6]。目前常用疫苗有以下几

    种[1~4,7,8]

, 百拇医药     1.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灭活百日咳全菌混合疫苗(DTP):各国大多用于儿童及成人免疫,有的用全量破伤风类毒素和减量白喉类毒素(dT)1次。其副反应主要因百日咳疫苗引起,可有轻微发热、局部和全身不适,罕见有高热、惊厥和脑病。正因为如此,一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百日咳杆菌的成分)在日本、美国已经研制成功并已在临床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发燕尾服中国家育龄妇女进行破伤风疫苗免疫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目前正在推行中。

    2.卡介苗(BCG):采用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培育出的减毒活疫苗,我国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后有1~2次加强注射。西方国家有人对它的效果持怀疑态度,新的疫苗正在研制中。

    3.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混合减毒活疫苗(MMR):我国只有单个麻诊疫苗使用于儿童,它可以产生麻疹样皮疹和低热,极个别有惊厥和脑病的报告。国内腮腺炎和风疹疫苗已研制成功,但还没制成MMR。MMR可致发热、皮疹、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多因风疹疫苗引起。不少国家青春期妇女用单个风疹疫苗、麻疹和内疹混合疫苗(MR)或MMR,以预防妊娠期感染风疹病毒。
, 百拇医药
    4.乙型脑炎(乙脑)疫苗(JE):又称日本脑炎疫苗,为灭活疫苗。我国还有减毒活疫苗。亚洲国家使用,我国目前用于疫区儿童。

    5.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多用重组DNA技术制备,主要为血源性疫苗,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国内近年已在不少城市常规用于儿童免疫。

    6.脊髓灰质炎疫苗:有口服减毒活疫苗(OPV)和注射灭活疫苗(IPV)2TKH ,一般含1、2、3三型脊髓灰制裁炎病毒。我国用OPV,有的国家用IPV或两种疫苗结合使用。OPV接种者和接触者有可能发生疫苗相关的脊髓灰质炎,但很罕见。在英国,大约100万次接种中才有各1例发生的可能。OPV接种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便后及换尿布者必须立即洗手。有OPV禁忌者和艾滋病患者可用IPV代替。

    7.流行性脑膜炎(流脑)多糖疫苗:为脑膜炎奈氏菌的莱膜多糖提取物。我国已用A群多糖疫苗近10年,取得较好的控制暴发流行的效果。国外有A和C群联合多糖疫苗,B群疫羁因多糖的免疫原性较差,仍在研制中。
, 百拇医药
    8.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为Hib荚膜多糖与蛋白的结合疫苗,结合蛋白可以是白喉CRM197蛋白(HbOC)、脑膜炎奈氏菌外膜蛋白(PPA-OMP)和破伤风类毒素(act-HIB)。欧美国家已经将此疫苗纳入常规免疫计划中。国内对Hib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地位尚不甚了解,此疫苗的使用尚有待时日。

    9.其他疫苗:下述疫苗已经制备成功,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使用于某些地区和人群。(1)肺炎链球菌(肺双)疫苗:已有含14或23型常见肺双荚膜多糖的疫苗。用于高危人群的儿童和老人。(2)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疫苗:流感每年流行毒株不断变化,须根据WHO推荐,每年使用不同流行毒株,用鸡胚制备灭活疫苗,用于流行地区。(3)黄热病疫苗:鸡胚制备的减毒黄热病菌病菌毒疫苗,罕见发生接种后脑病。用于赴疫区者。(4)甲型肝炎(甲肝)疫苗:用人双倍细胞制备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只用于去高发地区的旅游者。我国已经成功制备了甲肝减毒活疫苗。(5)狂犬病疫苗:国外已用Vero细胞制备了纯化疫苗,国内广泛使用的是地鼠肾细胞制备的疫苗。用于狂犬咬伤后的紧急免疫。(6)霍乱疫苗:已经制备出灭活疫苗,但预防效果不理想。(7)伤寒疫苗:目前3种疫苗:灭活疫苗的Vi多糖疫苗注射接种,减毒活疫苗口给予。以Vi多糖菌苗效果为佳,正在试用。
, http://www.100md.com
    WHO推荐的儿童计划免疫,包括用BCG、DTP麻疹和脊髓灰质炎四苗来预防六病。世界各国的免疫程序的使用疫苗存在一些差别。下表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免疫程序[1,2,9]

    附表 部分国家儿童免疫程序 国家

    年龄

    出生6个月

    12个月

    18个月

    7岁

    14岁

    >14岁

    美国

    HBV
, 百拇医药
    DTP

    MMR

    DTP

    DTP

    MMR

    OPV

    MMR

    MMR

    Hib

    Hib

    OPV

    瑞典

    DT
, 百拇医药
    DT

    IPV

    DT

    IPV

    IPV

    MMR

    Hib

    Hib

    MMR

    英国

    DTP

    MMR

    MMR

, 百拇医药     BCG

    OPV

    OPV

    Hib

    Hib

    R

    Hib

    泰国

    HBV

    DTP

    M/MMR

    DTP

    JE

, 百拇医药     MMR/R

    BCG

    OPV

    DTP

    HBV

    OPV

    中国(北京)

    HBV

    DTP

    M

    DTP

    JE,M

    BCG
, 百拇医药
    OPV

    JE

    BCG

    HBV

    OPV

    DTP

    注:DT/DTP/P:白喉破伤风/白喉百日咳破伤内/百日咳类毒素疫苗,IPV/OPV:灭活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MMR/M/R:麻疹肋腺炎风疹/风疹疫苗,Hib: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物疫苗,HBV:乙肝疫苗,BCG:卡介苗,JE:乙脑疫苗;北京地区A群脑膜炎奈氏菌疫苗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每年1次连续2年。

    与欧美国家相比,亚洲国家儿童免疫有一些特点:大多使用BCG,使用乙肝疫苗和OPV,尚未作用Hib疫苗[1,9~11]。乙脑疫苗只在亚洲国家中使用。包括日本、香港和泰国在内,大多数国胡都用MMR来代替单个麻疹疫苗,而我国除已用单板机疹疫苗外,风疹和腮腺炎病毒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在试用。相信我国的MMR不久可问世,有利于同时控制风疹和腮腺炎这两种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疾病。
, 百拇医药
    同时,我国儿童菌(疫)苗应用和发展方面还有要改进的地方[1~9]:(1)免疫程序必须更加合理化。免疫集中在儿童期,使得国内外成人麻疹与百日咳病例增多,应该注意。比如WHO推荐在发展中国家青春期妇女进行破伤风疫苗的加强注射,我国政府最近已将期列入免疫计划中。(2)必须改进脑膜炎奈氏菌多糖疫苗。流脑的流行主要为A、B、C3群。近年来,我国流脑的流行菌群已有一些改变,不少地区B群已占优势。我国流脑多糖疫苗只有A群,应该象大多数国家生产的疫苗一样,至少还有C群。必须进行多糖-蛋白结合物疫苗的研制工作,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流脑流行。(3)加强Hib疫苗的研究,以确定我国儿童是否需要使用Hib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物疫苗[12]。WHO今年已将它纳入扩大的计划免疫中,我国是否有必要用这一疫苗,还需进一步研究。必须进行新疫苗的研制,除Hib疫羁和脑膜炎奈氏菌多糖菌苗外,还应进行其他一些新的疫苗的研制,包括AIDS疫苗。已有的疫苗必须改进和提高质量。目前尤其应该紧跟国新的发展动向,加强多糖-蛋白结合物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4)必须进行新疫苗和联合苗的研究,国外推荐多种疫苗混合制备联合苗,结果基本是肯定的。也有提倡免疫母体来预防小儿感染性疾病。我国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Plotkin SA, Mortimer JEA. Vaccines. 2nd ed. Phiadelphia: Saunders, 1994. 1-20.

    2 George DF, Hitchingsn CR. 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and Royal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Vol 28. London: The Pharmaceutical Press, 1994, 467-468.

    3 Shulman St, MacKendricd WP, Stamos JK. Handbook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and antimicrobial therapy. St Louis : Mosby Year Book Inc, 1993. 1-10
, http://www.100md.com
    4 Plotkin SA. Vaccin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JInfect Dis, 1993, 168: 29.

    5 鲁凤民,庄辉.核酸疫苗研究进展.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5,29:303.

    6 King GA, Hadler SC. Simul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childhood vaccine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policy tat is safe and effeccious. Pediatr Infect Dis J, 1994, 13: 394.

    7 胡国强,朱建新.疫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4,28:310

    8 胡国强,汪承滋.免疫学发展纲要.中国医史杂志,1992,22:100.
, 百拇医药
    9 段鸿俊,王如莲译.90年代扩大的免疫规则.微生物免疫学进展.1993,1:33.

    10 袁俭道,丁万龙,蔡维一,等.国产乙型肝炎疫苗儿童免疫后远期效果及加强接种的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2,26:325.

    11 程书权,罗振辉.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低下的原因及对策.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3,27:108.

    12 杨永弘.进一步加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5,33:131.

    (收稿:1995-08-01 修回:1995-12-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