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1998年第1期
编号:10222824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http://www.100md.com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8年第1期
     作者:陈德松1 陈德荣2 蔡佩琴1 顾玉东1 李建伟3

    单位:1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上海,200040);2 湖北省黄岗地区第二医院外科;3 齐齐哈尔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980120 1994年4月~1996年2月,我们收治了7例下肢麻痛患者,经反复检查,发现大腿外侧上方针刺感觉显著减退,髂前上棘下方1.5 cm~3.0 cm处叩之发麻,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均经局部注射醋酸确炎舒松-A治愈。因该病较少见,现将有关解剖及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应用解剖

    共作3例新鲜尸体解剖,见股外侧皮神经由腰大肌外缘向下跨过髂窝,先位于髂筋膜深面,至近腹股沟韧带处即位于髂筋膜中,神经于髂前上棘内侧下方1.0 cm~1.5 cm处穿出腹股沟韧带的纤维性管道。纤维性管道长2.5 cm~4.0 cm,此处的神经干较为固定。剖开纤维性管道,见股外侧皮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与髂筋膜紧密连在一起,有纵横交错的纤维组织包裹神经,并与髂前上棘内侧附着成一片。股外侧皮神经出腹股沟韧带的纤维性管道后行于大腿阔筋膜下方,于髂前上棘下方3.0 cm~5.0 cm处穿过阔筋膜,在此点神经亦相对固定。在两处相对固定的神经段,正好位于髋关节的前方。随髋关节的伸屈,该段神经可能容易受到牵拉和挤压。这可能是该处神经产生慢性损伤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2 临床资料

    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4岁~62岁,平均51岁。均以大腿外侧麻痛为主要症状,活动时麻痛显著加剧。病史最长1年6个月,最短2个月。检查:患侧髋关节主动前屈,后伸时6例麻痛加剧,同时发现被动屈膝屈髋和直腿后伸均可诱发患侧大腿外侧麻痛。7例均于髂前上棘内下方1.5 cm~3.0 cm处有一显著压痛点,叩击之,大腿外侧即感发麻。7例均有不同程度针刺痛觉减退区,范围为5 cm×8 cm~15 cm×20 cm。2例股四头肌明显较对侧瘦小,但肌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7例患者曾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肌劳损及臀筋膜裂孔疝等,经治疗均无效。

    治疗 7例均在髂前上棘内下方麻痛点用醋酸确炎舒松-A 1.5 ml加2%利多卡因1.5 ml局部封闭治疗。要求穿刺针入皮后,稍稍上下左右变换针尖位置,诱发麻痛后再注入药物。注射药物后,大腿外侧麻痛即消失。第一次局部封闭治疗后,7例均感麻痛显著好转,针刺感觉减退区明显缩小,感觉减退的程度亦有好转。三次治疗后,6例腿部麻痛完全消失,仅1例仍有3 cm×3 cm区域的皮肤感觉减退。随访6个月~2年,除1例大腿外侧偶感不适,大腿外侧及髂前上棘下6 cm处有一5 cm×5 cm的感觉减退区外,其余6例均无感觉异常。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由于股外侧皮神经在腹股沟段髋关节前有两处相对固定,髋关节活动时可能造成该段神经不断受到牵拉与推挤,这是该神经受到卡压的解剖基础。

    本组患者均为中老年,可能与老年患者肌肉退化,纤维组织、腱性组织相对增多,对神经产生压迫有关。股外侧皮神经是感觉支,受卡压后以大腿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本组2例有股四头肌萎缩者,EMG检查示正常,可能系活动时疼痛加剧,而造成左腿的活动减少所致。

    由于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少见,很少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因此,骨科医师对腰腿痛者一般很难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也就不能常规地仔细检查双侧大腿的感觉变化。我们认为,对腰腿痛的患者,特别是麻痛部位主要在大腿,应该将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作为一个应该排除或怀疑的疾病,以减少误诊的机会。

    本组7例,6例经保守治疗而愈,1例症状获大部分改善。估计该7例患者的股外侧皮神经穿过纤维性管道以及在两相对固定点处,组织增生并不严重,局部封闭药物的消炎和软化纤维组织的作用即可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如需手术,我们认为应彻底剖开腹股沟韧带的纤维性管道,分离该神经与髂筋膜的粘连。

    (收稿:1996-06-20 修回:1996-12-0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