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8年第2期
编号:10216487
再评全国医专教材《人体解剖学》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
     作者:庞祖荫 黄秀峰 浦洪琴 黄世宁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百色 533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学报9802136 经过修订的全国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人体解剖学》第3版,发行3年来,由于它诸多的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推动了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功绩是巨大的。但是,人们有理由要求全国统编教材质量更高些。这里,再对此书提些意见,供编者和师生参考。

    1 进一步精选内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把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的内容合编成一本《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课程,对专科班是可行的。但此书前后内容重复太多。如后面的局部解剖学中,腹部的分区这项内容,与前面的系统解剖学完全重复;属于局部解剖学内容并已编写入其内的腹股沟管各壁的构造,上肢的筋膜和腱鞘,上、下肢的局部结构和下肢的筋膜等,在系统解剖学中可不写;胃、十二指肠、盲肠、结肠、肝、肾、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位置与分布,输卵管,输尿管的3个狭窄,前列腺的分叶,子宫的位置及其韧带等内容,前后重复太多,加重了学生和社会的负担。
, http://www.100md.com
    2 有些概念模糊、混乱和欠准确

    2.1 在叙述轴和面的定义时,写来写去,总是遮遮掩掩,若隐若现,缺乏明确强调指出“3种轴互相垂直”和“3种面互相垂直”的画龙点睛之笔,使学生不易掌握其要领。难怪有些学生认为像书中所写的那样,“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其断面即矢状面”,“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其断面即冠状面”了。这是很大的误解。

    2.2 将“咽腔”与“咽”混同起来 80~81页中,把咽腔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其实,咽包括咽腔和咽壁。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的是咽而不是咽腔。咽腔才分为鼻咽腔、口咽腔和喉咽腔。

    2.3 把视网膜与视网膜视部混同起来 在没有先交代清楚通常所说的视网膜系指视网膜视部而言,在210页中就写“视网膜的结构分两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神经层,……”使黑板上竟出现下面的板书:
, http://www.100md.com
    难道视网膜盲部也有神经层?书中此处给师生造成混乱。若写成“视网膜视部的结构分两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神经层,……”就使学生很清楚明确,也不会出现上述错误的板书了。

    2.4 把关节和运动轴混为一谈 第6页中写着:“……关节是运动轴。……肌肉收缩时,以跨过的关节为轴,……”实际上,关节是运动的枢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构;而关节的运动轴在功能上虽然像车轮的轴心一样,穿过关节的中心,但它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假想线而已。

    2.5 把腱膜下间隙和腱膜下组织相混淆 前者是空隙,后者则是间隙内的结构,将腱膜下间隙作为额顶枕区的一层,还不如把腱膜下组织作一层较恰当,也较易理解。书中解释:此层(指腱膜下间隙)“由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实际是一个较大的潜在间隙”颠来倒去,自相矛盾,令人费解。

    2.6 把不属于该结构的内容编写在其内 如喙肩韧带不属于肩关节,却编写在与描述此关节的同一段文字内,易使学生误以为它是肩关节的一部分。若不把它放在肩关节以外的地方叙述,起码也要在肩关节项内另辟一段为好。
, http://www.100md.com
    2.7 小趾骨的数目 既然认为小趾骨一般为两节,那么,成人全身骨应是204块,而不是像教材中说是206块。

    2.8 关于跗横关节 教材中写着:“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合称跗横关节”。实际上,跗横关节应是跟骰关节与距跟舟关节的总称。

    2.9 关于“眶上切迹(孔)” 这种写法使人认为好像眶上孔就是眶上切迹。但二者不完全一样。用“眶上切迹或眶上孔”来表达较好。

    2.10 关系“颅骨”和“颅” 二者的含义不同,因此,“新生儿颅骨的特征及……”中的“骨”字不必要,写成“新生儿颅的特征及……”才对。

    2.11 关于脊髓的膨大 228页中写着:“平第5、6颈椎水平有颈膨大,平第12胸椎水平有腰骶膨大。”这样的说法未尝不可。但学生问其他一些椎骨的水平有没有脊髓的膨大呢?事实上,第4颈椎至第2胸椎水平有颈膨大,以第5、6颈椎水平最显著;腰骶膨大起于第10胸椎,第12胸椎水平处最粗。所以,在不增加文字的情况下,改为“第5、6颈椎水平颈膨大明显,平第12胸椎水平处腰骶膨大最粗”较好。
, http://www.100md.com
    2.12 关于脊髓中央管 230页中写着:“……有中央管贯穿脊髓全长”是错误的。应为“……中央管几乎贯穿脊髓全长”或“……中央管几乎纵贯脊髓”。

    3 关于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从机能方面用神经系统联系和协调各器官的活动,使之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从形态与机能关系的角度,也容易理解“椎体由上向下逐渐加大”。但单纯从形态方面则不易举例说明人体中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教材中提到的“颈、腰椎无肋骨连结,……棘突平直,以利于颈、腰部的弯曲运动;胸椎连结肋骨,……且棘突倾斜呈叠瓦状,以防止胸部前凸等”。都不易理解。为什么颈、腰椎无肋骨连结,而胸椎则有肋骨连结?是为了颈、腰部的活动和保护胸部的心、肺?很难讲出其道理,只能说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胸椎棘突倾斜呈叠瓦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胸部前凸?能防止胸部前凸?下部颈椎的棘突也倾斜呈叠瓦状,而颈部脊柱有生理性前凸。一些例子深奥难懂甚至易出错。

, 百拇医药     4 要按照认识的规律和尽可能按事物的本来面目编写

    4.1 245页的表,把以界沟的内、外侧来划分运动性核团、感觉性核团的位置,改用界沟的上、下来划分,而且把同一脑部的核团排列在几个地方,与实际情况不同,人为的增加了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困难。

    4.2 “膜迷路套在骨迷路内”的描述比“膜迷路在骨迷路内”好;锁骨“支撑肩胛骨”的描述比“支持肩胛骨”好。一字之差就更加真实生动和通俗易懂。

    5 叙述各结构时要有顺序

    应由浅到深、从上到下、从外侧向内侧、从后向前等或相反。教材中叙述腹主动脉的壁支时,把膈下动脉放在前为腰动脉,后为骶正中动脉之间;关于小脑核,把顶核放在齿状和栓状核、球状核之间;把脊髓灰质按后角、前角、侧角的顺序来叙述均不恰当。

    6 文字的使用要准确、要字斟句酌
, http://www.100md.com
    6.1 关于“临床医学专科教材评审委员会”我认为还是称“临床医学专科教材编审委员会”较好。广开言路,开展书评,更能促进教材质量的提高。

    6.2 第3页中提到我国解剖学“有些研究工作达到了一定水平”。究竟是什么水平?应该写的具体明确些。

    7 高校教材要适当反映科学技术的新进展

    7.1 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人类是在一千多万年前由古猿进化而来。这是多年前的观点。1995年吴汝康院士在《人类学学报》上著文认为人类约700万年前才出现,在修订时应予考虑。

    7.2 关于牵涉性疼痛 1984年Sinclar曾提出躯体—内脏分支投射学说,我国近年也有些学者发表了脊神经节神经元周围突至肾及体壁,至输尿管和体壁的分支投射学说的论文。

    8 关于插图

    能套色印刷很好,有些图也绘得很好,如腹股沟管图1-86各层次结构显示很清楚,且有创新。缺点和不足之处如图6-48的扣带束应为扣带;图1-74未能清楚显示出腱滑膜层的立体配布;图6-9的左图未把各脊髓节和各椎骨的序数字标出,不利于读者理解;图6-22未把重要的界沟用文字和指针指出;图6-81和97页中间的图可删去,因为前者未把3层肋间肌全部显示,且与图6-93重复,后者属局部解剖学的内容,且与图7-70重复。

    (本文1996年11月曾在海口市开的琼、桂、粤三省区解剖学会上交流。庞祖荫的“简评全国医专教材《人体解剖学》发表于《解剖学杂志》1997年20卷第3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