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1998年第2期
编号:10222358
腰神经嵌压症与椎间孔扩大术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年第2期
     作者:王世松1 杜墩进1 樊亚军1 张鹏程1 董淑敏1

    单位:1 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医院 222100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980208 腰神经嵌压症是指腰神经根出硬膜囊后,在神经根通道的特定部位(椎间孔)受压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由于此症与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不易鉴别,临床上常相互混淆。过去对腰腿痛的病因,一度强调腰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对腰间孔的神经根卡压因素考虑较少。近年来,腰椎间孔狭窄导致的神经根嵌压被许多学者所重视。我们从1989年~1996年为328例患者行椎间盘切除和侧隐窝扩大术,术中证实同时有椎间孔狭窄者60例(18.4%),一并予以椎间孔扩大术,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6~67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5.8年。其中腰椎间盘切除与椎间孔扩大28例,侧隐窝与椎间孔扩大21例,单纯椎间孔扩大11例。行单侧椎间孔扩大48例,双侧椎间孔扩大12例。术前腰痛和坐骨神经痛38例,单纯坐骨神经痛10例,腰痛伴患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5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14例。

    1.2 影像学检查

    60例全部摄X线片,均见有退行性改变。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或不等宽、椎体退行性滑脱、关节突增厚上移、椎弓根短粗、椎间孔狭窄等(图1,插Ⅳ)。CT扫描56例能清楚显示出椎间盘突出及侧隐窝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图2,插Ⅳ)。CT三维图像重建,显示狭窄椎间孔比正常小50%以上(图3,插Ⅳ),单侧狭窄左21例,右27例,双侧狭窄12例。

, 百拇医药     1.3 手术方法

    俯卧位,硬膜外麻醉,后正中切口,显露病变节段棘突、椎板和小关节,采用半椎板切除入路,保留棘突、棘上和棘间韧带。将上下关节突的内侧部分切除,探查神经根与周围病变的关系。有椎间盘突出或侧隐窝狭窄者将其切除或扩大减压,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此时若无椎间孔狭窄,神经根立即松弛,自如活动超过1cm,触痛随之消失或减轻,用8号橡胶管沿神经根顺利插入椎间孔内无阻力。

    在椎间盘切除或侧隐窝扩大后,如果神经根仍较固定,触痛明显,8号橡胶管插入椎间孔内有阻力,证实为椎间孔狭窄,予以扩大减压,直至神经根完全松弛、触痛消失或减弱为止。方法:用小娥眉凿切除下关节突前缘和椎弓根下缘部分骨质,沿神经根走行方向凿除上关节突顶端上移及增生部分,必要时完全切除上关节突,注意保护神经根。椎间孔扩大后,神经根立即复位,触痛消失或减轻,8号橡胶管顺利通过椎间孔无阻力。冲洗创腔,游离脂肪片覆盖神经根,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

, http://www.100md.com     2 疗效及随访结果

    60例中50例获得随访,6~12个月8例,12~24个月15例,2年以上27例。疗效标准:优,术后全部症状消失,恢复原工作35例;良,术后症状基本消失,仅有轻度腰痛或小腿麻木乏力,但能自理生活5例;可,术后腰腿痛症状部分消失,患腿仍麻木乏力10例;差,术后症状无改善。优良率80%,无差级病例。

    3 讨论

    3.1 椎间孔狭窄的解剖学基础和发病机制

    腰椎间孔亦称为椎间管,为神经根管的末段或最外侧段。上为椎弓根下缘,下为下位脊椎椎弓根上缘。前壁上部为上位椎体后缘下半,前壁下部大半由椎间盘构成,最下部为下位椎体上缘。后壁上部为关节突间部、下关节突基部,后壁下部为下位脊椎上关节突及前关节囊。椎弓根下壁内缘前后走行的嵴线为椎间管和侧隐窝的分界线〔1〕。椎间孔通道既有骨性管壁又有软组织结构。L4、L5神经根较粗,为同序数椎间孔的1/5~1/4,似有较大活动空间,但实际上,椎间孔内、外口多为钥匙眼形,其下半只有一缝隙,有效空间很小,管内存有纤维隔,神经根被支持固定在一个比较小的孔道内,同时又有动静脉通过,有效空间更为减少〔2〕。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长度较在神经管内长,这一解剖特点是产生椎间孔狭窄的解剖学基础。引起椎间孔狭窄的原因可以是发育性的,这时椎弓根变短,同时伴有侧隐窝狭窄,但更常见的原因是腰椎的退变。本组60例病人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且病程较长,充分说明了后天因素的重要性。我们于手术中发现椎间孔狭窄多为内口及中段狭窄,内口狭窄的原因主要是椎弓根内移、椎间关节肥大增生、小关节囊及黄韧带外侧部增厚、腰神经根袖外膜增厚及与周围的粘连;中段狭窄的原因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上关节突的前移、上移,椎弓根下沉等。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后,上关节突上移、前倾,因磨擦进而骨质增生肥大,顶压其上方的神经根,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骶上关节突,导致L5~S1椎间孔狭窄,另一种情况是腰椎的退行性滑移或髓核吸收椎间隙变窄后,椎弓根下沉,松弛的纤维环向后外方突出,将同序数的神经根压于纤维环与椎弓根下切迹之间的沟内(椎弓根下沟),使神经根扭曲受压。本组病例上述综合变化均较明显,普通X线摄片见椎间盘高度明显下降,椎间隙狭窄,椎体缘均有骨质增生,椎间小关节亦增生肥大,同时伴有程度不一的退行性椎体滑移;CT三维图像重建显示椎间孔狭窄,均说明了腰椎退行性变是引起腰神经嵌压的主要原因。
, 百拇医药
    3.2 腰神经嵌压症的诊断和手术体会

    腰神经嵌压症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应与腰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区别开来。但椎间孔狭窄程度或神经根在椎间孔段受压情况,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能显示,给腰神经嵌压症的诊断带来困难。我们应用CT扫描三维图像重建判断椎间孔狭窄已得到初步经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本组对60例病人分析,此症有以下特点:(1)发病年龄较大,多在50岁以上,且病程长,症状逐渐加重,缓解时间随着发病次数增多而逐渐缩短。(2)疼痛剧烈且向下肢放射,站立不动不能使症状缓解,卧位屈髋可使疼痛减轻。(3)多数病人有间歇性跛行,且行走间隔较短即出现症状(一般行走200m以内)。(4)直腿抬高往往不受限,小腿多有麻木区。以上临床特点结合X线平片及CT扫描对椎间孔的情况可以做出初步诊断,避免了手术方案选择的盲目性,但最后确诊还要靠手术证实。

    本组60例病人术中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关节突肥大、前倾、关节囊及黄韧带肥厚,神经根在椎间孔内口水肿粘连固定。在术中如果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或扩大侧隐窝后,神经根仍紧张固定,触痛明显,特别是8号橡胶管探查椎间孔内有阻力,甚至根本就插不进,即证实为腰神经嵌压,应一并予以椎间孔扩大减压。千万不能把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当做唯一的嵌压因素,而忽视了椎间孔的压迫,这往往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年龄较大的病人,特别是术中探查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为阴性,或切除的病变与症状体征不符者,不要遗漏对狭窄的椎间孔扩大,以提高手术疗效。

    4 参考文献

    1 王沛,郭世绂.腰骶神经通道和腰骶神经根病的发病学.中华骨科杂志,1996,16(12):796.

    2 郭世绂,陈仲欣,邱敬清,等.腰神经通道与腰腿痛的关系.中华骨科杂志,1987,4:241. 收稿日期:1997-04-28 修回日期:1997-08-04, http://www.100md.com(王世松1 杜墩进1 樊亚军1 张鹏程1 董淑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