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212352
华支睾吸虫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
     作者:蒙锦正

    单位: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 (百色 533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393 华支睾吸虫病因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1990~1998年3月误诊的32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均为我院住院病例,男28例,女4例,年龄15~19岁,平均30.4岁,全部病例在发病前1个月以上均有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史。

    1.2 主要临床表现 乏力30例,食欲减退10例,上腹部隐痛或饱胀19例,发热12例,腹泻9例,黄疸11例,肝肿大23例。

    1.3 实验室检查
, 百拇医药
    1.3.1 华支睾吸虫虫卵检查 本组32例共进行48次大便集卵检查,阳性28例,4例阴性再行十二指肠引流,引流液均检出虫卵。

    1.3.2 血常规嗜酸细胞计数增多26例,华支睾吸虫病抗原皮内试验阳性29例,阳性率90.6%。

    1.3.3 32例病人中,HBVM阳性14例,HBVM加HAV阳性4例,HAV阳性2例,HCVM阳性2例,HEV阳性2例。

    1.4 误诊情况 32例中误诊为急、慢性肝炎28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2例,急性胆管炎1例,慢性胃炎1例。

    2 误诊原因分析

    2.1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于进食未经煮熟含华支睾吸虫病囊蚴的淡水鱼(虾)而受感染。感染率高低与人群生活习惯及饮食嗜好密切相关,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鱼或虾的既往史对本病的诊断非常重要[1]。但是在诊断过程中,一些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没有详细的询问病史,没有收集到这一流行病学资料而致漏诊。本组有28例病人入院时均未收集到以上资料,其中有7例病例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后来各项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检查均阴性再进一步追问病史有进食鱼生史,才考虑到华支睾吸虫病。
, 百拇医药
    2.2 华支睾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肝内胆小管,由于成虫的机械剌激及其代谢代谢产物作用,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而致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或饱胀、腹泻、发热、肝肿大等,严重者可出现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症,与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但华支睾吸虫病肝肿大以左叶为明显。病毒性肝炎合并华支睾吸虫病时,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阳性,有些医生思路狭窄,仅满足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忽略流行病学资料而致误诊,本组有20例病毒性肝炎,经保肝降酶治疗肝功能恢复不理想,追问病史有进食鱼生史,经大便检查虫卵,确诊合并有华支睾吸虫病,加予驱虫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

    2.3 华支睾吸虫所致的胆管炎与非华支睾吸虫性胆囊炎也不易区别。本组有1例患者发热、上腹疼痛、墨菲氏征阳性,初诊为胆囊炎,予抗炎治疗,症状无缓解,因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追问病史有多次大量进食鱼生史,才考虑到华支睾吸虫病。

    2.4 部分华支睾吸虫病人仅表现为反复上腹部隐痛、腹胀,而无其他任何表现,误诊为慢性胃炎。本组有1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反复上腹隐痛,饱胀1年余,按慢性胃炎治疗无好转,经大便查出华支睾吸虫卵才得以确诊。
, http://www.100md.com
    2.5 检查手段欠全面而致误诊。华支睾吸虫病大便常规或直接涂片检查阳性率低,沉淀集卵法或氢氧化钠消化法阳性率较高,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查虫卵阳性率更高。本组有4例入院时曾考虑有华支睾吸虫病,因大便常规检查及反复多次沉淀集卵检查阴性,予保肝降酶治疗,肝功ALT下降不理想,后行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液检查虫卵阳性。此外,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率达95%,与粪检符合率为90%,与血吸虫和蛔虫、钩虫、鞭虫无交叉反应,可作流行病学调查用[2]。本组抗原皮内试验阳性率达90.6%,与报道相符,提示对诊断有较大价值。血象嗜酸性细胞升高有助于诊断。

    综上所述,我们体会到,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史,出现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少等,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对于肝炎病人有进食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或虾史,应考虑到合并本病的可能,及时检查大便虫卵、十二指肠引流液及抗原皮内试验、血嗜酸性粒细胞等,以便及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高征寿,主编.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96

    2 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上册).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69

    (1998-04-07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