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222393
经椎弓根脊柱侧凸体外矫正并4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年第3期
     作者:蒋化龙1 刘海鹰1 冯传汉1

    单位:1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骨科 100044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980320 后路脊柱侧凸矫正术的共同特点是在术中一次完成侧凸矫正,但存在脊髓牵拉伤的危险,且内固定物存留体内可能引起并发症,多需要第二次手术取出。作者在1988年采用自行设计的经椎弓根钉撑开棍内固定治疗脊柱侧凸的基础上,于1992年11月研制成功经椎弓根钉体外矫正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脊柱侧凸4例,经3.5~4年随访取得良好疗效。

    外固定装置螺钉的螺纹部分与作者的内固定所用椎弓根钉相同,但其根部延长可穿出体外并套接着一增粗的连接柄;连接柄在钉端可以旋转,以适应撑开后椎体方向的变化。撑开部分由螺纹棍与套管组成,螺纹棍上套有一螺母,旋动螺母,可使二者之间产生向两端方向的撑开力(图1)。
, 百拇医药
    图1 经椎弓根外矫正固定系统

    常规方法行凹侧充分松解并处理畸形病变后,将需要融合的节段凸侧椎板去皮质、小关节截骨及植骨。上钉置于上端中立椎上一个椎体的凹侧椎弓根,下钉置于Harrington稳定区内一椎弓根,其尾端外露安装外固定装置,并适当撑开矫正。术后继续撑开,达到满意矫正为止。术后3周下地活动。8~12周去除外固定更换轻便支具保护。

    作者治疗4例,2例为32岁、28岁女性,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凸,均合并神经功能障碍。侧凸分别由Cobb角90°矫正至50°,50°矫正至34°。于12、10周去除外固定,轻便支具保护6个月。1年后恢复正常工作。随访4年,无矫正角度丢失(图2)。1例为24岁男性,侧凸矫正

    图2 例2患者术后当时和术后4年的X线片
, 百拇医药
    内固定术后10个月,因断棍而改用外固定6个月。术后1年恢复工作。3.5年信访云有角度丢失,但未照X线片比较,对结果尚满意。另1例为75岁女性,退行性腰椎侧凸Cobb角60°,有严重腰痛及间歇性跛行。行椎管减压、小关节融合及体外矫正至28°并固定45d,间歇使用塑料支具6个月。随访3.5年,症状明显改善,活动多时仍腰痛。

    传统的后路脊柱侧凸矫正术都是以小关节与椎板作支撑点,并发症较多。经椎弓根矫正内固定纵向撑开力强大,作用力均匀分布在脊柱的前、中、后三柱,可以达到理想的三维矫正目的,但也存在断棍等并发症或需手术去除内固定之虞。经椎弓根体外矫正,除具备上述优点外,可在安全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矫正。此外,可以直接在撑开棍上进行力学监测,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对经椎弓根体外撑开力与撑开距离的关系进行了测试,并对上述前3例病人手术后7~18d详细观测了撑开力的动态变化。当病人从平卧位坐起的过程中,棒上应力最高可达50kp之巨,病人无不适及并发症(经X线照片及CT观察)。这一数值对Harrington系统足以导致胸椎椎板骨折。

    该经椎弓根体外矫正系统适用于成年僵硬型脊椎侧凸。此装置尚存在一定缺点,如病人不便仰卧、潜在钉眼感染的危险及椎弓根钉松动等。作者已对上述设计进行了改进,以便深入开发此项技术。 收稿日期:1997-01-22 修回日期:1997-09-11, 百拇医药(蒋化龙1 刘海鹰1 冯传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