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1998年第4期
编号:10222425
腹膜后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年第4期
     作者:焦广军1 李 波1 林文茂1 苏万海2

    单位:1 新疆兵团医院骨一科 830002 新疆乌鲁木齐市;2 新疆奎屯新疆兵团农七师医院骨科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980424 腰椎间盘突出症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平片、椎管造影等基本可明确诊断。但由于有些医生过份依赖特殊检查特别是椎管造影从而导致误诊。我院自1985年收治1 000余例腰腿痛者,其中7例将腰骶部腹膜后肿瘤压迫坐骨神经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而手术。

    临床资料 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9岁(54~65岁)。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痛1~3个月来院。结合病史、临床表现、X线平片及椎管造影,术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明确的持续性、剧烈腰痛伴一侧肢体放射性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疼痛不能缓解,椎旁压痛阳性,向下肢放射至后踝。坐骨神经干性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平均40°),皮肤感觉无异常,膝、跟腱反射减弱,伸趾长肌肌力正常。多数伴发热、盗汗、体质消瘦等恶病质状。入院后摄X线平片及椎管造影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呈多节段充盈缺损,屈伸位摄片因疼痛剧烈放弃,腰骶一侧神经根袖变短。
, 百拇医药
    择期行腰椎间盘摘除及根管减压术后3~5d再次出现持续性不能缓解的坐骨神经痛。查体:腰椎压痛缓解,余症状同术前。复习术前X线平片及造影片,一侧骶骨及髂骨疑骨质破坏(5/7),腰骶椎间隙未改变。CT检查明确显示骶骨角及髂骨均有不规则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阴影。软组织肿块骨界限不清,沿神经根通道逆行蔓延至椎管,显示神经根受压程度。3例经腹前外侧切口进入,活检证实为低分化转移瘤,2例B超及CT检查发现肾及前列腺癌肿,2例未发现原发病灶。随访6~18个月,7例患者均死亡。

    讨论 临床表现及常规检查的重要性。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9岁,腰椎呈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造影显示多节段硬膜压迹,一侧神经根袖过短,故成假阳性结果,从而忽略临床体检及X线平片的依据。术前X线平片已显示一侧骶骨及髂骨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如能认真追问病史及阅读X光片完全可做进一步检查而避免误诊及手术。加之术前所伴有的恶病质状,虽然造影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应引起重视,做好鉴别,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本年龄组为癌肿好发年龄,更应详细地做术前准备了解其它脏器情况。
, 百拇医药
    腰椎管造影对诊断椎管内占位病变,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价值,而对观察椎管横断面的骨性结构、合并侧隐窝及神经孔周围外侧的压迫则有一定局限性。本组7例患者的椎管造影提示的多节段改变及根袖显影不佳,不能确定压迫的范围和性质及压迫物的来源,过分依赖造影必然导致误诊。我们体会,对临床具有明显症状,伴恶病质,X线平片已显示骨质有破坏,脊髓造影呈多节段充盈缺损,一侧神经根显袖影不佳者应选择CT补充检查,以确定骨质破坏的范围、瘤体的部位、软组织肿块的边界及蔓延情况、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本组患者术后CT检查结果说明,只有CT扫描才能对椎管外病变做明确的定性检查。

    后腹膜肿瘤多为转移灶,原发病灶隐匿,病程长,临床症状不明显。转移癌压迫神经根后有较为准确的神经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同腰椎间盘突出症很难鉴别。因此,对50岁以上患者具有剧烈疼痛不能缓解的病人应特别注意。 收稿日期:1997-04-29 修回日期:1997-07-07, 百拇医药(焦广军1 李 波1 林文茂1 苏万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