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创伤杂志》 > 1998年第4期
编号:10228158
外伤离体自体左踝关节Ⅱ期原位再植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创伤杂志》 1998年第4期
     作者:李临齐 刘新民 迟学生 照秀 德志伟

    单位:李临齐 刘新民 迟学生 照秀 德志伟 010017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医院骨科

    关键词:

    中华创伤杂志980439 四肢开放性骨折伴大段骨关节缺失的病例罕见发生,我科于1996年1月将一外伤离体自体13cm长左踝穴骨Ⅱ期原位再植成功。报告如下。

    患者 男,24岁。1996年1月从4层楼垂直坠下,致双足、踝部开放性骨折,急诊行伤口清创缝合,石膏固定。翌晨查房见患肢肿胀,有张力性水泡出现,X线片提示左踝关节大段缺失。速赴现场从土堆中将离体约13小时基本完整左踝关节找回,先涂片,然后进行严格系列清创消毒,注意保护关节囊及韧带和关节软骨。随后放于环氧乙烷(EO)中灭菌(其浓度为800mg/L,温度30℃,相对湿度50%,作用时间3小时余)。接着将骨关节端浸入含15%甘油的细胞培养基内1小时,取出后关节面涂无菌凡士林油后放入75%酒精内,存放于4℃冰箱中,定期骨及浸液菌培养均呈阴性。2周后将其原位再植,再植前2小时取出,用等渗盐水冲净,然后放入三联抗菌液内3小时(多粘菌素、杆菌肽、新霉素三联液),用钢板螺钉固定断端,克氏针固定腓骨,松质骨加压螺钉固定下肢胫腓联合和内踝,并在皮质骨处钻数个小洞,深达髓腔,定期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术后患肢放于布朗氏架上,行跟骨骨牵引8周,48小时拔管,用抗生素3周,伤口Ⅰ期愈合。按照早期主被动活动关节、晚期逐渐负重的原则进行功能锻炼。3个月X线片示骨端已有骨痂形成,6个月时X线片示关节间隙基本正常,9个月复查时行走自如,12个月时X线片示骨质密度接近正常,左踝功能基本正常,已从事正常工作。

    讨论 (1)外伤离体自体污染踝关节Ⅱ期原位再植成功病例,国内外报道不多。此例成功表明,在开放性骨折造成骨缺时,如能找到丢失骨(注意离体污染骨的时间、污染情况、季节及本院的条件),经严格清创消毒后原位再植是可行的。由于我科无菌制备和消毒处理技术较强,降低了临床感染率,保证了骨移植成功。特别是EO的应用,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及病毒均有杀死或灭活作用,又较少影响骨的生物活性。(2)离体关节再植关节功能至关重要。术前一系列保护软骨措施明显提高了软骨存活率。术后适当的骨牵引,减轻关节压力,特别是定期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明显改善了关节内环境,营养软骨、润滑关节、减轻粘连和滑膜反应、防止关节挛缩,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踝关节的功能,并按照早期主被动活动、晚期逐渐负重原则进行功能锻炼。正如Scagliettl和Casuccio等认为,要保护好关节软骨的完整性,正常的关节功能刺激是必须的。(3)左踝关节原位再植前,在皮质骨处钻数个小洞,深达髓腔,有利于血管爬入,加速新骨形成及加快爬行替代过程,促进骨愈合。

    (收稿:1997-12-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