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1998年第6期
编号:10222469
痉挛性脑瘫脊神经后根超微结构改变与脊髓神经后根切断术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年第6期
     作者:焦郭堂1 高 宏1 李书品1 韩 伟1 夏 力1

    单位:1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骨科 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980612 我院从1995年3月到1997年3月,对47例重型痉挛性脑瘫患者L2~S1的470根脊神经后根进行了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手术(SPR),并观察了其后根的超微结构。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在103例痉挛性脑瘫病人中按年龄、智力、症状及体征,筛选47例重型痉挛性脑瘫病人,男29例,女18例,年龄3.1~27岁,平均年龄4.8岁。47例中单纯型44例,混合型3例。伴踝阵挛2例,跟腱挛缩8例。不能独立行走者36例,跌撞行走者11例。未行手术治疗36例,行局部矫形术11例(马蹄内翻足矫形术1例;大腿内收肌切断术5例,跟腱延长术3例,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2例)。
, http://www.100md.com
    1.2 分组

    F-1000型方波脉冲发生器,刺激频率为10.0Hz,刺激脉冲宽为100μs,电压200~240mV,测定标准范围为0.5~100Hz。设置标准:低阈值组0.5~35Hz,高阈值组36~85Hz。除标准阈值外,还设置神经后根分束测定阈值相应高低参考值(如测出0.5、0.75、20、30、35、85Hz束,切断0.5、0.75、20Hz束)。

    1.3 手术方法

    病人俯卧位,复合麻醉,腰骶后正中切口,暴露L2~S1椎板定位后切除棘突,咬除椎板宽约1.6~1.8cm,纵行切开硬膜及软膜,确切找出L2~S1神经后根,每根神经后根分出5~7束,用发生器的刺激电极分别测出每束阈值,切断低阈值后根。根据术前患者肢体各部的肌痉挛程度,决定切断脊神经后根平面每根的1/5、2/5或3/5束〔1〕。术毕硬膜外引流,一般术后24h拔除引流管。
, 百拇医药
    术中采集脊神经后根长约0.5~0.6cm,即置4%戊二醛内固定,按高低阈值组统一编号,送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光学显微镜标本用10%甲醛固定。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

    石蜡包埋切片,光学显微镜下,低阈值组脊神经后根纤维细胞核染色正常;高阈值组脊神经后根细胞核染色不清,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并有淀粉小体形成。

    标本处理后镀金,LSM-25S Ⅱ型扫描电镜观察,高阈值组脊神经后根髓鞘肿胀而增殖增粗,神经纤维束间相互粘连模糊不清(图1,插Ⅳ);低阈值组脊神经后根髓鞘无增殖肿胀,神经纤维束间隙均无粘连(图2,插Ⅳ)。

    标本处理后,LRB型超薄电机刀切片,双重染色,JEM-100CX Ⅱ型透射电镜观察,高阈值组脊神经后根髓鞘板层分离增厚,靠内板层有大量向腔内突起的赘生物(图3,插Ⅳ),神经微丝、轴索内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变性破坏,髓鞘溶解坏死呈藕节样狭窄(图4);低阈值组髓鞘板层无损伤突起赘生物及溶解坏死现象(图5,插Ⅳ),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轴浆内微管及神经微丝正常(图6,插Ⅳ)。
, http://www.100md.com
    2.2 临床效果

    47例病人按Ashworth及国内Ⅴ级肌张力力标准判定,术后肌张力比术前平均降低2.5~3.0级。43例剪刀步消失,步态较稳,可自立生活者为优,占91.48%;3例步态明显改善,但自立生活略有困难为良,占6.38%;1例术后右腿膝关节无力,易跌例,占2.13%,可能与L2、L3脊神经后根切除过多有关。总优良率达97.87%。SPR手术切断脊神经后根低阈值束,对患肢肌张力改善非常明显,大腿内收肌、胫前肌肌张力平均下降2.9级,经统计学处理,χ2=45.02,P<0.001。

    3 讨论

    从1913年Foerster首先报道脊神经后根完全切断,到90年代以来徐林、洪毅等进行SPR手术,为一长足的进展〔2〕。作者采用电镜对脊神经后根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高阈值组脊神经后根在扫描电镜下,神经束及髓鞘均有不同程度增殖肿胀。透射电镜下,神经髓鞘板层分离及藕节改变,轴索及微丝坏死,横断面增粗。神经纤维内横向电阻抗增大,电位时程越长阈值越高,肢体神经元对刺激传感明显减弱,部分肌群抗阻力明显下降,产生不全性瘫痪,是肢体扭曲畸形原因之一。低阈值组扫描电镜见脊神经髓鞘、神经纤维无增殖水肿。透射电镜见神经细胞质、线粒体、轴浆内微管及微丝结构正常,对方波脉冲发生器电位时程及频率敏感,阈值降低,使肢体产生刺激性痉挛,临床出现芭蕾舞式剪刀步态。
, 百拇医药
    1896年Sherrington动物实验证明γ僵直机理,主要高级神经僵直,间接传向脊神经后根接受传出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促使梭内肌γ1、γ2核袋核链,导致α神经元活动和肌肉收缩的反射僵直过程为γ环。SPR手术目的是切断部分低阈值神经后根γ环,使锥体外系正常脊神经后根传入纤维支数减少,削弱神经纤维传导作用,解除刺激性痉挛,降低功能亢进的异常肌群活动,改善正常肢体与病态肌张力的均衡〔3〕,使病人改善或恢复基本正常独立生活能力。

    4 参考文献

    1 徐林,崔寿昌,赵利,等.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14例初步报告.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1,14(4):194.

    2 洪毅,徐林,赵利.腰骶部脊神经根的临床解剖学.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2,10(2):97.

    3 毕复海,颜国标.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武警医学,1994,6(5):324.

    收稿日期:1997-10-23 末次修回日期:1998-11-05, http://www.100md.com(焦郭堂1 高 宏1 李书品1 韩 伟1 夏 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