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8年第8期
编号:10227027
代偿性轴索侧枝与不等直径神经间交叉修复的实验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8年第8期
     作者:黄钢 朱盛修 胡修德 陈乾一 权毅 潘显明

    单位:610083 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黄钢、胡修德、陈乾一、权毅、潘显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朱盛修)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80833 不等直径神经交叉修复,尤其是以

    较小神经移位修复较大神经时,其轴索数量的悬殊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使该方法应用受到限制。1989年,作者在猴神经交叉修复的实验观察中[1],发现再生轴索在远端形成大量侧枝以补偿其数量之不足,这一现象可能成为解决不等直径神经间移位修复问题的钥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附表 不同恢复时间内两组的MFD、PTR(%)比较 组别

    1个月
, 百拇医药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F值

    近端

    远端

    近端

    远端

    近端

    远端

    近端

    远端

    MFD

    转位组
, http://www.100md.com
    1 161±87

    1 665±184*

    1 189±78

    1 915±120**

    1 177±40

    1 799±122**

    1 045±57

    1485±83**

    近端0.98远端1.35

    缝合组

    1 240±103
, http://www.100md.com
    1 527±163

    1 126±100

    2 085±194**

    1243±160

    1 995±122**

    1276±154

    1402±154

    近端0.02,远端1.41

    PTR

    转位组

    172±25
, 百拇医药
    356±43

    160±8

    156±14

    14.40

    缝合组

    172±13

    288±13

    215±27

    133±16

    13.21

    注:近端与远端比较* P<0.05,**P<0.01;各时间段比较 P<0.05
, http://www.100md.com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动物分组与手术方法:选用成年猴12只,于两侧前臂正中纵形切口,显露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于中点切断,共计神经48条。随机分为两组,各含神经24条。其中一组以骨间前神经与正中神经鱼际肌支或尺神经深支缝合,简称转位组;另一组正中神经或尺神经直接缝合,简称缝合组。按术后1、3、6、12个月四批次等分取材。

    2.方法:标本分别取自神经缝合口近端及远端5 mm处,行光镜、电镜观察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电镜下行单位面积有髓纤维、无髓纤维及间质细胞计数,测算有髓/无髓纤维比例。采用前西德IBAS~2000型电脑图像分析系统,行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并以其远端~近端比值作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PTR)。测算轴索与神经纤维直径、周长及截面积,髓鞘厚度及有髓神经纤维密度(MFD)。均取神经中央束组每5个视野之均值。

    二、结果
, 百拇医药
    两组PTR 1~3个月时均呈上升趋势,3个月达高峰,以后稍有回落,至12个月时降至最低。其中除1例12个月时为92%外,两组PTR在各时段均分布于100%~400%之间。在再生全过程中两组神经远端MFD均大于近端,并与PTR呈正相关改变。其中均值最低的12个月时,转位组与缝合组PTR分别为156%和133%;远端MFD分别为近端的142%和110%。两组之间各时段PTR、MFD差异无显著意义(见附表)。电镜下还发现在同一原神经内膜管中同时再生出3~5根有髓纤维和较多的无髓纤维,以3~6个月时最明显。

    三、讨论

    在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诸多因素中,到达神经远端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再生轴索在缝合口的错向生长与迷失,理论上近端轴索不可能按1∶1关系全部成功通往远端,从而影响其对远端效应器的完全再支配。

    本实验发现再生过程中神经远端的MDF及PTR均增高,表明远端轴索派生出大量侧枝。该现象可以理解为再生轴索为扩充损失的轴浆容量和弥补轴索数量的不足而存在的一种重要的代偿形式。Garth曾报道鼠神经伤2周及1个月时神经远端无髓纤维含量分别高于近端6倍和4倍。Shawe报道再生神经远端PTR可达157%~400%。本实验还发现同一内膜管遗迹中有多数再生纤维存在,称之“共生纤维”[1]。反映出神经再生中自身存在的一种代偿潜能,为细小神经支修复较大神经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黄钢,朱盛修,王岩.应用骨间前神经转位重建手内肌功能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2,72:269-271.

    (收稿:1997-08-11 修回:1998-04-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