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外科杂志》 > 1998年第11期
编号:10222186
开胸术后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外科杂志》 1998年第11期
     作者:杨林 张汝刚 张大为 汪良骏 王兵 孙克林

    单位:100021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

    关键词:

    中华外科杂志981121 我科1986年1月~1996年12月行胸外科手术7 871例,发生肺动脉栓塞33例,发生率为0.42% ;死亡17例,病死率52.1%(7/33)。用肝素(heparin)治疗10例均死亡,病死率100%。而使用尿激酶(urokinase)加肝素治疗的23例中,仅死亡7例,病死率30%(P<0.01)。本组男性29例,女性4例。40~49岁4例;50~59岁14例;60~69岁12例;>70岁3例。肺切除的3 076例中,发生16例(0.52%),8例死亡(50%)。食管癌切除的3 048例中,发生14例(0.46%),6例死亡(42.8%)。贲门癌切除的1 338例中,发生3例(0.22%),2例死亡。临床症状:(1)突发的呼吸困难:由于栓子脱落栓在肺动脉上使血管横截面积减少,V/Q比例严重失调。栓子释放组织胺、五羟色胺、缓肌肽等入血,又加重了缺血和缺氧。所有病例均有此病状。(2)紫绀:由于血栓栓塞较大肺动脉干致急性缺氧而出现。本组发生28例(84.8%) ,当紫绀与冷汗休克并存时,提示有巨大型肺动脉栓塞存在。(3)烦躁不安、胸痛:发生23例(69.6%)。由于血栓卡在肺动脉总干或分支上引起肺动脉高压,其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使冠状动脉反射性收缩致心肌缺血,心搏出量锐减,血压降低,也进一步影响了冠状血管循环。

    根据Greenfiend分级,本组病例属于Ⅱ级者3例(9.0%),Ⅲ级者5例(15%),Ⅳ级者25例(76%)。

    检查:X线胸片6例,2例肺动脉显示不清;1例纵隔稍宽,3例无异常。心电图检查18例,4例ST段V3~V5低平,4例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0例检查未见异常。血气分析21例:PO2 3.87~7.33 kPa(1 mmHg=0.133 kPa),平均6.23 kPa;PCO2 3.47~5.20 kPa,平均4.34 kPa;SaO2 44%~55%; pH 7.1~7.32。

    诊断:肺扫描及肺动脉造影检查均不现实,摄床旁胸片又无特异性。心电图检查典型改变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但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者,也不能排除肺栓塞。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血气分析。肺栓塞后均会出现程度不等的低氧低碳酸血症及呼吸性碱中毒。对于突发的呼吸功能不全,伴有PO2<6.67 kPa、PCO2<4.67 kPa时应考虑急性肺动脉栓塞。

    治疗:用尿激酶6000~8000 U/kg静注,然后以半量加入500 ml液体中静点,另加肝素每天1 mg、低分子右旋醣酐每天500 ml连用5天。紧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每日监测凝血酶元时间,使其维持在对照组的2倍左右。文献报道单用肝素组有效率71.6%,加用尿激酶组有效率93.4%(P<0.01),治疗后 8天肺灌注扫描肝素组有效率6.7%,合用组56.7%(P<0.01)。肝素作用仅仅是抗凝,防止形成血栓。尿激酶是一种强力溶栓剂,不仅激活血中,更激活栓子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使之变为纤维蛋白溶解酶。且尿激酶与栓子有一定的粘附、吸聚和渗透作用。渗入栓子中溶解血栓支架,纤维蛋白一旦溶解,做为附着物也自然崩溃,则肺动脉恢复再通。

    (收稿:1998-01-24 修回:1998-07-3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