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8年第12期
编号:10227179
显微外科学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8年第12期
     作者:朱盛修

    单位:100853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81220 一年来,经国内显微外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我国显微外科研究又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介绍如下。

    一、新技术介绍

    1.周围神经方面:已有5个单位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吻合后神经侧支发芽,可促远端神经再生。因此,认为神经端侧吻合可作为神经损伤后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武汉同济医院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两例尺神经缺损采用神经端侧吻合修复治疗,经14个月随访,疗效优良,说明这一新技术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2.对骨缺损坏死的研究:解放军济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吻合血管的第二趾骨移植替代Ⅲ期缺血性坏死的月骨进行了解剖学的研究,认为这一方法有解剖学基础,取材方便,形态合适,易于成活。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设计了血管蒂头状骨移位替代晚期缺血性坏死的月骨方法,认为可以骨间掌侧动脉背侧支为蒂设计此手术,术式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传导,是治疗晚期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创新设计的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骨膜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良好,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证明手术方法既可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又可以新的成骨替代坏死骨,防止股骨头的塌陷。目前,进一步实验证明,具有成骨力的骨膜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将培养的骨膜细胞移植到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内,有大量的新生骨形成。说明培养的骨膜成骨细胞具有促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作用。
, http://www.100md.com
    3.有血循环的组织移植(位)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设计带血管蒂的腓骨长肌皮瓣移位修复跟腱和皮肤缺损,临床治疗9例,认为此法是治疗跟腱和皮肤同时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传统的脊柱后融合是采用无血循的骨块移植,植骨愈合慢或不愈合形成死骨。第一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经30例成人尸体解剖学研究设计的以颈横动脉浅支为蒂肩胛冈骨瓣枕颈融合术,为脊柱后融合术树立了新的构思,为骨融合术(关节固定术)开拓了新的思路。湖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根据胫骨不愈合或骨缺损的不同部位,在4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及30例成人下肢标本上,设计了带血供胫骨内侧面骨膜瓣移位术和腓血管为蒂的胫腓骨远段骨膜瓣移位术在临床上分别为胫骨不连不同部位病人治疗7例和6例,皆取得良好效果。

    二、开拓供区移植组织新途径

    1.为供区组织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对40例成人尸体标本研究为胫前动脉踝上支骨膜(骨)瓣移位术提供了解剖学根据。此手术为胫骨中下段骨不连、距骨骨折、踝关节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骨膜(骨)瓣供区。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经过对37例成人尸体标本的研究,提出用带血管蒂髌骨移位的方法,利用髌骨的关节面,修复胫骨内侧踝上关节面缺损,以期最大限度地保留膝关节的功能。深圳市定安区人民医院对54例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了髂腰血管蒂骨(膜)瓣移植术研究,临床应用2例,疗效满意。认为带血管蒂髂骨(膜)瓣移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术式。
, 百拇医药
    2.扩大移植组织的成活率: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研究设计多血管神经蒂腹内斜肌瓣修复面瘫的手术方法,认为可利用腹内斜肌多血管神经支配的特点,设计超长吻合多血管神经蒂的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的新术式。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通过对皮瓣微循环状态的研究,判定对移植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为通过显微放大技术,直接观察皮瓣在动脉阻断后,静脉栓塞后皮瓣微循环的变化规律,并观察药物对皮瓣循环的影响。观察到皮瓣对动脉阻断耐受时间为5~6小时,静脉阻断耐受时间更短,某些药物有增加微血管开放数,扩大微血管口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认为改善微循环状态能有效地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三、提高基础研究水平

    1.对皮瓣和骨骼肌的研究: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大鼠皮瓣成活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局部应用,通过加速皮瓣内血管再生,促进皮瓣与受区间血循环的重建,从而改善了大鼠超比例皮瓣远端的血供状态,对提高皮瓣成活率有一定的意义。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对缺血再灌注对骨骼肌微血管及微循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微血管损伤和微循环紊乱,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缺血时间的长短,并是决定缺血组织实质细胞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
, 百拇医药
    2.对周围神经的研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对神经生长因子对运动终板变性与再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周围神经损伤后,损伤局部应用NGF可以减少运动终板变性的程度,促进了运动终板再生。南通医学院研究了CNTF和NGF在损伤后变性神经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发现在神经损伤后的近、远侧端中的CNT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CNTF位于增生活跃的雪旺氏细胞内。NGF在近、远侧端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组,NGF主要分布在部分神经纤维的轴索中,认为,CNTF和NGF在切割伤后的神经远侧端发生退行性变化的神经组织中仍可表达,呈向上调节趋势。通过神经趋化因子的表达,为神经再生与功能修复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对IL-1促神经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IL-1组周围神经再生明显优于IL-1ra组和等渗盐水组。IL-1ra组和等渗盐水组间没有明显差异。IL-1具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3.对骨瓣的研究: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和体外成骨进行了研究。确认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特性,并能在体外形成钙化的新骨组织。

    综上所述,我国显微外科的临床应用技术和研究水平仍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收稿:1998-08-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