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09216
HPV感染与尖锐湿疣及癌变相关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郑香玲 李秀荣 王琳

    单位:郑香玲 李秀荣 王琳(河南省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郑州 450003)

    关键词:异型增生;生殖器癌;人乳头瘤病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990139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1-0088-01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HPV感染后促使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与生殖器鳞状细胞癌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对临床拟诊尖锐湿疣的654例患者,应用细胞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检测和观察,分析HPV感染尖锐湿疣及癌变有关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自1990年10月~1994年12月,收集临床拟诊尖锐湿疣654例,其中女性588例,男性66例,年龄16~60岁(20岁以下44例均有不洁性生活史),高发年龄为21~30岁(58.9%),发病部位:外阴515例(小阴唇106例、处女膜76例、尿道口73例),阴道109例,宫颈8例,肛周8例,龟头34例,包皮31例,眼睑1例,口唇1例。双部位发病57例。随机收集26例宫颈癌组织检测HPV。

    细胞学观察:宫颈刮片取材,95%乙醇固定15 min后行巴氏(或HE)染色,观察涂片中有形成分及细胞形态。将活检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根据组织学结构特征正确诊断。应用美国Dako公司抗HPV试剂盒,以3% H2O2消除内源性H2O2酶,依次加入兔抗HPV血清、猪抗兔血清、PAP等,检测尖锐湿疣组织中HPV核壳抗原。选用HPV阳性标本碎粒,戊二醛固定后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并查找HPV包涵体。应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HPV 6B、HPV11。选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反应标本制片,厚5 μm,经蛋白酶K消化(37℃)15 min, 98℃水箱中变性10 min,温箱(38℃)中杂交过夜,地高辛混合体滴加后2 h,以硝基盐四唑和5溴-4氚-3吲哚磷酸盐显色。
, 百拇医药
    2 结果

    654例经细胞学观察,可见到多少不等挖空细胞者130例(19.8%),发现有霉菌144例(22%),有滴虫102例(17%),102例同时感染霉菌和滴虫(15.5%),淋病4例(0.6%),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增生性形态改变124例(19%)。经组织学观察诊断为尖锐湿疣442例、假性湿疣54例、乳头状瘤12例、小息肉4例、炎症88例、上皮不同程度增生52例、鳞癌变2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有215例细胞核呈深棕色,阳性反应率48.6%(215/442)。假性湿疣为阴性反应。电镜观察12例尖锐湿疣,组织内挖空细胞胞核增大、核膜不整、核周胞浆细胞器稀少、线粒体空泡化、糖原颗粒消失,出现空泡和透明区,未见到HPV包涵体。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HPV 6B、HPV11,尖锐湿疣30例中细胞核呈蓝色者25例,阳性反应率83.3%(25/30),26例不同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阳性反应率73%(19/26),假性湿疣为阴性反应。

    3 讨论
, 百拇医药
    HPV感染引起生殖器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异型增生。本组442例尖锐湿疣组织学观察结果,鳞状上皮增生93例(21%)、上皮不典型增生31例(7%)、鳞癌变2例(0.45%),电镜下所见挖空细胞核增大、异型、核膜不整、细胞器稀少、线粒体泡化等形态改变,HPV感染后在协同因素作用下,病变向恶性转化,以上表现可能为宫颈癌、外阴癌、阴茎癌不同阶段的病理形态学依据。

    HPV感染后鳞状上皮一种呈乳头状瘤样增生,形成菜花状尖锐湿疣;一种形成上皮内新生物,可发展为原位癌、浸润癌。应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尖锐湿疣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 6B、HPV11阳性反应率分别为83.3%、73%。证明在尖锐湿疣及宫颈鳞癌组织中有HPV 6B、HPV11存在,可能是HPV感染后引起尖锐湿疣上皮增生、向恶性转化、形成生殖器鳞癌的主要病因。正确诊断尖锐湿疣,及时合理治疗是预防、降低生殖器鳞癌的重要措施。

    收稿日期:1998-12-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