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急性心力衰竭
编号:10210732
急性心力衰竭肌钙蛋白Ⅰ定量检测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伍敏仪 曾利剑 陈怡霓

    单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510220)

    关键词:肌钙蛋白;心力衰竭,充血性

    实用医学杂志990113 摘 要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Ⅰ(CTnI)定量测定在监测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展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CTnI。结果:37例确诊为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患者比26例非心血管病对照组患者CTnI明显升高(P<0.001),而两组同时检测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无明显差异(P=0.92)。心衰组的CTnI浓度随病情好转而降至正常范围,病情恶化患者CTnI持续不降或继续上升。结论:血CTnI定量测定对心衰病情监测及预后估计有一定应用价值。

    文献报道的心肌钙蛋白Ⅰ(CTnI)在临床上应用集中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早期诊断上。测定方法则局限于传统放免定量法或酶免定性法[1~3]。虽然Francis等[4]于1995年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报道了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恶化时有心肌细胞损伤的迹象。但采用CTnI作为这一类型心肌损伤的监测,国内外未见专题报道。本工作利用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系统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中的肌钙蛋白Ⅰ进行定量检测。观察CTnI与临床心衰的可能关系,从而探索其在协助临床对心衰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的监测、疗效跟踪及病情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 百拇医药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研究对象为1998年1月~4月收入我院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按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法分为Ⅳ级的患者,共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在50~85岁之间。急性心肌梗塞和心绞痛及心肌炎患者均不列为本组病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但无心脏病的患者26例。

    1.2 样品收集方法 急性心力衰竭发作6~12小时内采血1次,心力衰竭控制后5~7天另采静脉血1次。心衰反复发作患者动态观察,每天采血1次。对照组入院后首次采静脉血1次。所有样品于采血后2小时内分离血浆,并在当天分别检测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3 CTnI和CK-MB检测方法

    1.3.1 CTnI的测定 样品测定在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系统上完成。该系统的CTnI测定在传统酶免夹心法基础上采用磁性珠作载体包被单克隆抗体,并以碱性磷酸酶作为标记物,Lunmi—phos R 530作发光剂。整个发光系统具有反应快、发光连续稳定、发光时间长、线性范围大的特点[5]。其检测灵敏度为10 ng/L,设定诊断AMI界限值为330 ng/L时,AMI诊断敏感度为85%,特异性约为94%。正常参考范围上限为<30 ng/L。
, http://www.100md.com
    1.3.2 CK-MB的测定 采用Sclavo公司提供的CK-MB免疫抑制酶法试剂盒,在贝克曼公司提供的CX5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析检测。CK-MB正常参考范围≤18 IU/L。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和s表示,采用两组t检验分析实验数据。

    2 结果

    2.1 各组病例首次血浆CTnI和CK-MB测定变化情况及数据统计学处理。

    2.1.1 心衰组 37例心力衰竭患者中,4例CTnI水平未见升高,均<30 ng/L,占观察病例数的11%;7例CTnI水平超过AMI界限值>330 ng/L,占观察病例数的19%;26例CTnI水平升高,但未高至AMI界限值,平均为95.15±64.45 ng/L,占观察病例数70%。所有病例CK-MB未见升高,平均为13.0±7.4 IU/L。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心衰组与对照组血CTnI与CK-MB浓度测定结果(±s) 组别

    CTnI(ng/L)

    CK-MB(IU/L)

    心衰组(n=26)

    95.15±64.45*

    13.0±7.4**

    对照组(n=26)

    10.50±13.30

    13.2±8.6
, 百拇医药
    与对照组比较* P<0.001,** P=0.92

    2.1.2 对照组 26例无心脏病的患者中血浆CTnI平均10.50±13.30(ng/L),CK-MB平均为13.2±8.6(IU/L)。

    2.1.3 心衰组与对照组的结果比较 将两组血浆CTnI及CK-MB浓度平均值作成条形图比较。可见心衰组与对照组的血CTnI浓度明显不同,但血浆CK-MB浓度基本相同,见图1。

    图1 心衰组与对照组血浆CTnI与CK-MB浓度柱形图

    2.1.4 t检验 数据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分析数据分布的特点,心衰组与对照组的CTnI血浓度测定值呈非正态分布,且两组的s值相差太大,不符合t检验条件要求,故按医学统计学要求[6],采用对数法转换数据后再进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t检验。心衰组与对照组的CK-MB浓度测定值呈正态分布,两组s值极相近,直接采用双样本等方差假设作t检验。各组统计学资料概括于表1。
, http://www.100md.com
    2.2 心衰患者血CTnI及CK-MB的动态观察 37例心衰患者中除2例自动出院外,其余35例接受治疗。经治疗后,其中29例心功能稳定后复查血CTnI及CK-MB水平,浓度分别分布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临床心衰症状控制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6例虽经抗心衰治疗,血CTnI浓度波动于较高水平或持续升高,但CK-MB处于正常水平,心电图也未见心肌梗塞的改变。其中3例因顽固性心力衰竭死亡,3例反复发作心衰。

    3 讨论

    CTnI以两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大部分以结合蛋白形式固定于肌原纤维上,小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胞浆中。在心肌细胞膜完整的情况下,CTnI不能渗出细胞膜。当心肌细胞膜缺血、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时,游离于胞浆的CTnI释放入血循环[2,3]

    我们的观察结果表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或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患者血中CTnI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但绝大多数不超过诊断AMI的界限值。结果提示心衰患者心肌细胞膜损伤,CTnI外漏并通过受损的细胞弥散进入细胞间质,随之进入血管,但这些少量CTnI的外漏不是结合CTnI的释放,故其血中CTnI升高有限。与AMI患者由于心肌细胞结构损害,结合状态的CTnI持续释放致使CTnI水平明显升高有别。
, 百拇医药
    35例心衰患者经治疗后,29例CTnI降到正常参考范围,患者心功能稳定,预后良好。6例CTnI浓度波动不降或持续升高,其中3例死于心力衰竭,3例心衰反复发作。而所有心衰患者同时检测的CK-MB,在其心功能稳定前后均无明显变化。这些动态观察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心衰患者血CTnI水平与心肌损伤有关且在程度上有正相关的趋势。心衰患者的CTnI水平随症状改善而下降,可能由于临床治疗改善血液动力学情况,使心房、心室张力减低,心肌代谢改善所致。而6例CTnI水平波动不降或持续升高的患者,临床上显示心衰反复发作或加剧,症状难以控制。揭示CTnI血浓度持续于高水平与心肌张力,心肌代谢未得到改善有关。所有病人同时检测的CK-MB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且心功能稳定前后无明显变化。这可能因为心衰患者心肌损伤程度仅局限于心肌膜破损,不至于导致心肌酶的释放。本研究的实验数据及临床观察均提示CTnI可以反映心力衰竭时心肌损伤的情况,是协助诊断心衰及判断病情预后的标志物,且证明CK-MB的检测对监测心衰症状没有临床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龚丽洁. CK-MB与肌钙蛋白Ⅰ检出急性心肌梗塞的比较.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分册,1995,16(5):234.

    2 Etievent JP,Chocron S,Toubin G,et al. Use of CTnI as a marker of 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schemia. Ann Thorac Surg,1995,59:1192.

    3 张 丽.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心血管病学进展,1997,18(5):298.

    4 Cummins B,Auckland M,Cummins P. Cardiac-specific troponin I radioimmunoassay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Heart J,1987,113:133.

    5 林其燧. 临床化学技术与仪器. 世界医疗器械,1996,2(5):45~52.

    6 Betty R Kirkwaod. Essential of Medical Staistics. UK:Blackwell Science,1996. 41~45,131~144.,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急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