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3926
颈椎转移垂体腺癌一例
http://www.100md.com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张新民 罗俊铭

    单位:张新民 罗俊铭(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 长沙 410011)

    关键词:垂体肿瘤;腺癌;病例报告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990132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6.4

    垂体腺癌极少发生转移,国外报道有转移者约60例。我国尚未见垂体腺癌已有转移的报道,本文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陈某,男,48岁,因颈痛活动障碍伴左上肢麻木于1997年11月2日住本院脊柱专科。患者于1997年1月因多饮、多尿接受X光计算机断层造影术(CT),核子共震(MRI)检查,发现鞍区肿瘤后于湘雅医院行伽玛刀治疗。术后一直服用抗尿崩药物,保持尿量每日约为4000ml。近三月来,患者出现颈痛,活动障碍伴肩痛,左上肢麻木。
, 百拇医药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0次.min-1,呼吸18次.min-1,血压14/10kPa(105/75mmHg)。神清合作,痛苦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双瞳孔对光反射灵敏,未见鼻翼扇动,唇不发绀;双扁桃体不肿大;气管居中,双甲状腺不肿大;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腹未见异常。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间接叩痛阳性;颈椎活动僵硬;左上肢牵拉试验(+);左手指感觉减弱;左腕屈力Ⅳ级;双上肢桡骨膜,肱二、三头肌反射减弱。X线及CT检查意见:C6椎体虫蚀样改变,骨质破坏;C6周围组织肿胀,并向C6平面椎管内突出;C6段硬膜囊受压,C7后上缘受累。考虑结核可能性大,不排除C6肿瘤累及C5~7。建议活检。

    病理检查:手术切除C5~7椎体病变组织,常规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4μm。将切片作HE,角蛋白(cytokeratin,CK),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ce antigen, EMA),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in, TG)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染色。免疫组化采用SP法,AEC显色。HE切片见骨组织及纤维组织内有成团的肿瘤细胞(图1),以嫌色细胞为主,少部分为嗜酸性细胞。细胞形态较为一致,呈多角形,大部分胞浆中等,淡染,少部分胞浆丰富,红染。核圆形或卵圆形,位于中央,核膜薄,少数细胞见核仁,核分裂少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表达GH,EMA,CK和TGF-β,胞浆内出现棕红色颗粒(图2),而TG和ACTH不表达。病理诊断:转移性垂体腺癌。
, 百拇医药
    图1 转移颈椎骨的垂体腺癌细胞 HE×100

    Fig. 1 Pituitary adenocarcinoma cells in bone HE×100

    图2 免疫标记GH阳性瘤细胞 SP法×400

    Fig. 2 Immunostaining for growth hormone being positive pituitary adenocarcinoma cells SP×400

    讨 论

    垂体腺瘤依其生物学行为分三种类型,即良性,侵袭性和恶性。良性者占垂体腺瘤的绝大多数,呈膨胀性生长,细胞异型性,不侵犯脑组织及颅骨。侵袭性垂体腺瘤占少数,可直接侵犯周围脑组织及邻近的蝶鞍、斜坡式蝶骨等部位,瘤细胞有一定的异型性或异型性不明显;恶性垂体腺瘤即垂体癌可通过脑脊液、淋巴结或血行转移至脊髓、肝、肺、颈部淋巴结、肾、心、肋骨及皮肤等处。瘤细胞有一定程度的异型性或异型性不明显。对于后二者有人把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恶性垂体腺瘤统称为垂体腺癌。另有学者认为远处转移的恶性垂体腺瘤方可称垂体腺癌。这一种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 百拇医药
    本例垂体腺癌的癌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罕见,但已发生颈椎转移,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可见垂体腺癌的诊断不能仅以瘤细胞的异型性为依据,而必须以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即是否发生远处转移作为判断标准。本例颈椎转移可能系经脑脊液转移至C6脊髓,进而破坏椎体所致。

    本例患者以多饮多尿为首发症状,可能系因前叶肿瘤细胞压迫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和分泌障碍所致。本例为无功能性肿瘤,虽然瘤细胞高度表达GH,患者并无肢端肥大的临床表现,是否系瘤细胞分泌无功能的激素亚单位尚难定论。

    作者:张新民 女 41岁 副教授

    1998-03-23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