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5676
经颈动脉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转移瘤6例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凌 艺

    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化疗科,湛江 524001

    关键词:颈动脉;鬼臼噻吩甙;脑转移瘤;护理

    广东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1999年 第17卷 第1期 Vol 为了提高脑肿瘤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提高疗效,我科在1996年11月至1998年2月对6例脑转移瘤病人采用经颈动脉注射鬼臼噻吩甙(VM-26)进行化疗.为了达到减少局部血肿、气肿、药物渗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提高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目的,笔者采取了相应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病人,男4例,女2例,年龄34~36岁,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转移瘤,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KPS评分在50分以上.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6例病人在降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予VM-26 60~80mg/m2加生理盐水50mL经颈动脉注入化疗.

    1.3 结果 化疗后复查,5例瘤体缩小,1例瘤体消失.

    2 护理体会

    2.1 良好的心理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前提 由于病人对颈动脉穿刺注射化疗药物不了解,其中4例存在恐惧心理.为了解除病人的恐惧,积极配合治疗,我们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解释恐惧通过心理应激可引起神经内分泌障碍,免疫力低下[1],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起重要作用;同时予关心安慰病人,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担忧,有针对地采取措施,从而解除了病人的心理负担.6例病人均能在心境平静下接受治疗,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为再次治疗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术后,继续安慰体贴病人,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百拇医药
    2.2 熟练的穿刺技术及精心的护理是避免局部并发症的关键 颈动脉穿刺注射化疗药物可能出现局部血肿、气肿、药液渗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为防止并发症,操作时应动作轻柔,本组6例均一针穿刺成功.由于注射药物需30min,穿刺成功后先固定针头,再注射药液,减少了针头在血管内摆动,穿破血管壁造成药液渗漏的可能,这与以往文献不同[2].注射药液时经常回抽,回血充分再继续注药,以防止药液渗漏.注射完毕拔针后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5~10min,同时嘱病人勿转动头部,以防伤口出血.此外,术前穿刺局部备皮,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穿刺伤口盖以无菌纱布,有效地防止了伤口感染的发生.结果,6例病人均未发生血肿、气肿、药物渗漏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

    2.3 做好病情观察,防治VM-26的毒副反应 VM-26主要毒副作用是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脱发,其次是过敏反应、低血压、口腔炎等.注药前30min予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胃复安20mg静脉注射,预防过敏反应及恶心、呕吐.穿刺后6h内监测病人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变化,经常询问病人头痛、呕吐情况,以了解颅内压的变化;同时观察病人有否寒战、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化疗当天即予别嘌呤醇生理盐水漱口4~6次/日,预防口腔炎的发生.予升白欣肌肉注射以升高白细胞,化疗后1周复查血常规以了解骨髓情况.本组中2例病人用药数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考虑为胃肠道反应,在指导病人恶心时作深呼吸或吞咽动作以控制呕吐,对不能控制的呕吐予药物对症处理后,12h内症状缓解.本组病例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口腔炎及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因此,笔者认为,对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防患于未然,对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尤为重要.
, http://www.100md.com
    2.4 做好基础护理是治疗成功不可缺少的环节 患者卧床期间,护士应经常巡视病人,及时满足病人的饮食及大小便需要。患者开始下床活动时,应扶持病人慢慢坐起,先在室内活动,无不适时再到室外活动,以杜绝发生意外的机会.本组病人化疗后1周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经向病人讲解饮食的重要性,并每天了解病人的进食情况,鼓励患者多进食,指导其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疗效.

    3 参考文献

    1 苏小茵,朱延力,蔡月英.癌症化疗病人焦虑情绪和应对行为的分析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687

    2 王庆艳,阎 冰,霍春媛,等.经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静脉窦血栓病人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2

    收稿日期:1998-11-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