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6415
米非司酮药流与月经失调关系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1999年第1期
     作者:王 炎 谈小秀

    单位:王炎 谈小秀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计科 广西桂林市 541001

    关键词:米非司酮;药物流产;月经失调

    华夏医学990151 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除用于药物流产、引产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异位妊娠等治疗及房事后避孕方面亦取得一定疗效,其临床治疗效应(包括治疗效果及副反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观察米非司酮临床应用的远期效应,现将我院近年来某些月经失调前曾用米非司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卵巢性激素(E、P)、垂体激素(FSH、LH、PRL)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不孕症专科有服米非司酮流产(简称药流)史的月经失调患者52例。
, 百拇医药
    1.2 年龄 21~32岁,平均(27.5±.52)岁。

    1.3 闭经年限 0.5~5年,平均(2.12±1.67)年。

    1.4 药流次数 1次46例,2次4例,3次2例。

    1.5 检测方法 对每例月经失调患者(停经40d以上)就诊时抽血用RIA方法检测E、P、FSH、LH、PRL。各类闭经的FSH与LH变化测定值参考标准如下[1~4]

    ①LH↑或正常,FSH↑↑(>40u/L),原发性卵巢病变(卵巢功能衰竭);②LH↑↑(>25u/L),FSH正常或↓,多囊卵巢征群;③LH正常(5~20u/L),FSH正常(5~30u/L),子宫性闭经或和②、④病情相同;④LH↓(<5u/L),FSH↓(< 5u/L),下丘脑-垂体轴病变或功能低下;P>9.6nmol/L,有排卵,P≥48nmol/L,黄体功能正常;PRL正常<25ng/ml;P9.6~<48nmol/L,黄体功能不足。
, 百拇医药
    1.6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周期>40d)、闭经或闭经-溢乳综合征、继发不孕等:月经稀发28例(53.85%)、闭经14例(46.15%)、闭经/稀发10例,均黄体酮试验阳性、无周期性腹痛。追溯药流过程,大多数患者有药流后流血>15d,甚至月余,其中行清宫者13例次。药流前过去史为:月经周期40~50d不定量少15例,人工流产术1次11例,人工流产术2次3例,无特殊23例。

    2 激素测定结果

    2.1 垂体激素测定 结果详见表1。

    表1 垂体激素测定(n) 项 目

    例

    %

    LH↑或比例失调(LH/FSH≥3)
, http://www.100md.com
    26

    50.0

    低FSH、LH(<5u/L)

    12

    23.01

    高FSH(>40u/L)

    4

    7.69

    正常FSH、LH

    10

    19.23

    高PRL(>25ng/ml)
, 百拇医药
    11

    21.15

    2.2 卵巢激素测定结果 52例中正常者7例(13.46%);异常者45例(86.54%),其中E卵泡期水平、P<9.6nmol/L 27例,E黄体期水平、P9.6~48nmol/L 18例。经统计学处理P<0.01。

    3 讨论

    本资料使用米非司酮后月经失调分类:4例高促性腺激素(卵巢性)闭经,占7.69%;38例月经稀发或闭经/稀发——溢乳属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或低下所致,占73.08%。卵巢功能综合45例排卵障碍(无排卵27例、黄体功能不足18例)占86.14%。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米非司酮对下丘脑系统影响的最终表现为促性腺激素的改变:抑制FSH、LH的分泌(包括卵泡期及黄体期),还阻滞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变。在不同层次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子宫内膜轴的功能[5]
, 百拇医药
    月经失调持续6个月至5年,可能是米非司酮的影响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敏感性及不同个体对米非司酮亦存在不同敏感性。原来月经不规则的对米非司酮的抑制更敏感,且恢复时间长。

    米非司酮不但在计划生育——药物流产中起重大作用,且在妇产科其他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是个很有前途的药物,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建议在使用中注意筛选适应证,对过去有月经不调史者慎用,以免病情加重或复发。注意加强远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俞霭峰主编.妇产科内分泌学(上册).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128,145

    [2] 陈如钧,江鱼主编.不孕、不育治疗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173

    [3] 王德智,罗焕俯,石一复主编.中国妇产科专家经验文集.第1版.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444

    [4]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37~441

    [5] 朱四军,赵白鸽,谢衷明.Ru486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轴功能影响.生殖与避孕,1995,15(4):243~248

    (收稿 1998-10-1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