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内镜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7100
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http://www.100md.com 《中国内镜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李宇洲 姚干 梁健升 刁均民 刘衍民

    单位:李宇洲 姚干 梁健升 刁均民(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 528000);刘衍民(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 510120)

    关键词: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

    中国内镜杂志990134

    分类号 R656.2

    我院近期引进了微型腹腔镜,学习和借鉴了国内外现行的腹腔镜手术方式,使用微型腹型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效果良好。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5例,女7例,年龄1~12岁,均为腹股沟斜疝。
, 百拇医药
    1.2 主要器械

    微型腹腔镜直径0.35cm;操作钳直径0.25cm;穿刺套管直径0.40cm,均为Stors产品。自行设计和改进了的带线针和针钩各1支,直径0.15cm。

    1.3 手术方法

    本手术一共只有两个小切口和一个小戳孔,一个切口在脐皱摺处,另外一个切口在脐旁3cm处,切口长度均为0.4cm。戳孔的位置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长度是0.15cm。脐皱摺的切口穿刺气腹置管进腹腔镜,脐旁的切口进操作钳,腹腔镜下找到患侧内环口,并在内环口体表投影的戳孔处刺入带线针和针钩,与操作钳配合分别缝合内环口内半周腹膜和外半周腹膜,带线针缝合时把缝线带入腹腔,针钩缝合时又把缝线从戳孔处带出,使内环口成荷包缝合,线结缚在戳孔处皮下,内环口即被关闭,解除气腹,手术结束,因切口小损伤小,故无需缝合。

    2 讨论
, 百拇医药
    2.1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斜疝与成人斜疝不同,成人形成斜疝的原因是腹股沟区的缺损,手术治疗的原则就是要修补这个缺损,而小儿斜疝除了发育过程遗留的疝囊外,腹股沟管并无肌肉薄弱的因素,或即使腹壁有薄弱处,以后也可以通过发育而得到加强[1],因此小儿斜疝只要作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则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这是公认的治疗小儿斜疝的典型方法,但是腹股沟斜疝其疝囊为精索各层所包绕,蔓状静脉丛在其前外侧,输精管和动脉位于它的后内侧,提睾肌纤维在其四周,因此传统的腹壁上途径高位结扎疝囊必然会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损坏精索血管、神经和提睾肌。而应用腹腔镜作内环口高位结扎无需经过和解剖以上结构,因此既能达到手术目的又可以避免以上的损伤。

    2.2 腹股沟管内环口解剖位置固定与前腹壁贴近,腹腔镜下容易暴露,在腹腔镜指引下,操作钳与带线针(或针钩)配合荷包缝合内环口周边腹膜3~4针,简单快捷,平均15min可完成手术。因器械直径小,进镜和操作的皮肤切口很小,无需缝合,损伤小,恢复快,术后第2天可自行离床活动,无并发症,无复发。
, 百拇医药
    2.3 本组32例患儿,气管内插管全麻3例,氯胺酮+硬膜外麻醉5例,氯胺酮麻醉24例,通过临床观察:气腹压力控制在8mmHg,则采用以上任何一种麻醉方式都相当安全,因为手术时间短,现在我们全部都采用氯胺酮麻醉,效果良好。在8mmHg气腹压力下气体造成的空间完全能满足手术操作的需要。

    因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使用微型腹腔镜行内环口高位结扎,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以其安全,损伤小,皮肤切口小,手术快捷,恢复快等优点,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值得推广[2,3]

    参考文献

    1 佘亚雄主编.小儿外科学(上).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309~312

    2 李兰芝.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22例报告.中华外科杂志,1994;12:22

    3 刘衍民.经微型腹腔镜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国内镜杂志,1997;3(3):52

    (1998-08-31收稿 刘 恕审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