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师》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20071
不老的人生——记著名药物分析学专家孙曾培研究员
http://www.100md.com 《中国药师》 1999年第1期
     作者:陈国宁

    单位: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北京 100050

    关键词:

    中国药师990108

    1998年7月9日清晨,孙曾培先生像往常一样来到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要在WIN95的网络海洋里畅游一番,鼠标轻点,一封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件赫然映入眼帘:“孙老:今天是您76岁寿辰,祝您生日快乐”。“孙老:衷心祝您健康长寿! 您的学生”。看着一封封热情洋溢的电子贺卡,老人不禁有些激动……

    慈祥宽厚的学者

    孙曾培先生在药物分析领域造诣很深,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1985、1990、1995年版编委及其英文版编委、《中国药学杂志》编委、《药物分析杂志》编委、中国药学会第18、19届理事、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分科学会第2、3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第1、 2、3届委员、卫生部药政局仪器装备专家咨询组成员等职务,知名度很高,慕名前来拜访请教咨询的人很多。他们第一面见到的是位满头银发、充满学者风度却没有半点架子的慈祥老人。孙老对来访者在学术问题上详尽阐述,在实验难点上无私帮助,对错误数据诚恳指正,使每位造访者受益匪浅。法国某大制药公司在中国申报新药,评审委员对其质量标准提出意见,该公司质量控制部的负责人带着不能接受的疑惑前来请教,孙老详尽地向他们解释了有关政策并分析指出该药质量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法国人叹服孙老渊博的学识,一切疑惑烟消云散,当即决定委托孙老所在的实验室为该药重新制定质量标准。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孙亦梁教授为了其研究生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课题前来探讨,孙曾培不仅对这个前沿课题详尽阐述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而且将工作几十年以来收集的近百种药物样品无偿提供给孙亦梁教授选用。这位北京大学的教授深为感动地赞道:“孙老真是博学可敬的老人。”
, http://www.100md.com
    诲人不倦的师长

    自1946年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来到中央卫生署药物食品检验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前身)工作至今,孙曾培先生从事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药品质量控制工作五十多年,他的研究生、培训班学员以及与他共同工作过的同事,无不为他渊博的学识所敬佩,无不为他谦逊的作风所感动,无不为他诲人不倦的精神所敬仰。于延华,这位年过花甲如今已是山东省知名的分析仪器专家深情地说:“解放初期各省级药检所先后建立,为了培养技术骨干,中央所举办了第一期药品检验培训班,孙曾培先生就是我们的老师。当时地方药检所条件差,基础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孙先生亲自编写教材,耐心地一遍遍讲解分析仪器的原理;手把手教我们使用操作; 反复演示故障的排除及维修。他的教诲使我受益终身。” 如今这批学员早已成为各地药检所的栋梁之材,其中不少人走上了领导岗位,为我国药检事业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科技弄潮的先驱

    追寻孙曾培先生的工作历程,我们会看到那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历程,一个与时代科技紧密结合的历程,一个敢在科海浪尖上弄潮的历程。
, http://www.100md.com
    解放初期中央药检所初建,孙曾培同志和叶震同志一起负责实验室的安装组建工作,并接受了建所后的第一个检品——白蕉素,经检验证明是假药,被卫生部取缔。

    1955年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战士由于缺乏维生素A,患夜盲症者较多,为此我国进口大量的维生素A原料和制剂。当时各口岸药检所尚未成立,进口的维生素A均转到中央所检验。检验发现从某大国进口的维生素A含量仅80%左右。孙曾培等同志通过精心实验,以可靠的数据据理向外商提出索赔,不仅为国家挽回了几万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且维护了新中国的尊严。

    对实验室的分析仪器,从比色计、酸度计、极谱仪到气相色谱仪,他不仅及时掌握使用,还自己动手安装和改进,为药检工作作出了贡献。1958年他作为先进工作者参加了全国卫生系统技术革命与技术革新大会。孙曾培同志从实际出发,一切工作围绕药品标准和药品质量开展,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有的应用于中国药典和部颁标准,有些则是帮助药厂提高药品质量。如1976年石家庄制药厂的氟烷和甲氧氟烷,西南制药三厂的麻醉乙醚等,使药品质量获得明显提高,此项工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科技大会和北京科技大会先进个人。
, http://www.100md.com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等进入药物分析领域,孙曾培不仅率领工作人员用仪器完成了各项先进课题,而且在仪器出现故障时,他能在晶体管、集成块成堆的电路板中查找出损坏的元件,修复正常。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大量进口分析仪器应用在药物分析领域中,许多单位仪器出现故障都请他去修理,以至于有人认为孙曾培先生在大学是学电子专业的,其实电子技术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九岁那年,他装的矿石收音机发出了悦耳的声音,他高兴地把耳机戴在奶奶头上让她听,从此他与无线电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以后一直订阅《无线电》杂志。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工作停止了,他就买二级管、三级管、电阻、电容自己组装收音机甚至电视机。拨乱反正后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他的业余爱好就这样应用到药物分析工作中。

    青年人尊敬孙老,因为他不因循守旧,中年人敬佩孙老,因为他善于接受新技术。80年代初,他带的研究生课题是“药物对映体的HPLC手性拆分”,80年代末,他又致力于毛细管电泳的分析,当时这项科研工作国外也刚刚起步,世界著名杂志发表的有关论文只有十几篇,其中就有他的一篇。青年人都希望在孙老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因为它完成后一定是一篇具有先进水平的论文。陕西药检所的一位同志以前没能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文,来到孙老身边进修半年, 完成的4篇论文有3篇被世界著名刊物J.Chromatography收载发表。

    近几年计算机飞速发展,孙老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又学起了计算机,现在不仅可以用它写文章、查资料,而且走进了WIN95的网络世界,在其中畅游翱翔。

    我们预祝这位慈祥宽厚和蔼可亲的老人工作更充实,生活更愉快,科研结硕果。

    (19981112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