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20133
厦门市贞岱村地方性氟中毒调查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戴 龙 刘德发 郑立星

    单位:戴 龙 刘德发(厦门市卫生防疫站,361004);郑立星(厦门市杏村区卫生防疫站,361023)

    关键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990132 贞岱村位于厦门市郊区,人口2 284人,面积8平方公里,为丘陵地貌。居民饮用井水。在1985年的地方病普查中发现该村有高氟水井且人群氟斑牙患病率较高,被认定为饮水型高氟病区。随后在该病区进行了一系列改水工作。为了解其改水效果,我们又对该病区进行一次较全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水氟检测:现场采集饮用水源的水井水样,用茜素锆比色法;尿氟检测:随机采集8~12岁学生的随意一次尿样,用氟离子电极法;氟斑牙诊断:用Dean氏法;氟骨症诊断:向当地医生详细了解情况,对可疑者进一步检查确诊。

    2 结果

    2.1 水氟含量 普查时发现原第五生产队一口高氟井,氟含量为2.2mg/L,当时建议废弃该井,另寻水源。1991年对新挖的三口井水氟测量均值为0.51mg/L,达到饮用水标准。1997年12月对全部30口水井进行测量,水氟含量均值为0.14mg/L。

    2.2 尿氟含量 1997年12月共抽查小学生尿样29份,尿氟均值为0.0927mg/L(0.0127~0.276mg/L)。

    2.3 氟斑牙患病率 1985年在饮用五队水井的全部150人中,检出氟斑牙患者80例,患病率为53.33%,而该群体中8~12岁的学生的氟斑牙患病率达80.95%。改水后的1991年复查,该队8~12岁人群氟斑牙患病率已降为34.06%。1997年再查该村214名学生,患病率为12.15%。1985年发现轻症氟骨症1例,属五队的村民。之后两次调查均未发现新病人。

    3 讨论

    通过改水,随着饮用水源含氟量的降低,敏感人群的氟斑牙患病率也相应随之下降。直观上存在着水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的相关。建议在警惕龋齿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低氟井。本病区曾走过高投入而无实效的曲折的改水道路,从目前的具体情况看,完全能以低耗高效来达到改水目的。对经济不发达的病区,试挖新井并行水质检测宜是改水尝试的第一步。

    (收稿:1998—04—19;修回:1998—08—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