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川北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21423
哮喘证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赵子璧 毛 春

    单位:川北医学院附院中医科 637000

    关键词:

    川北医学院学报/990154 哮喘证以喘息咳逆上气,喉中有水鸡声,甚则张口抬肩,端坐呼吸不得平卧等为主要症状。它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等。此征多顽固,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久延不愈可致肺脾肾三脏俱虚,因而常常出现本虚标实的复杂症状,多见于体弱儿童和老年人。现将个人的临床证治体会,分述于下。

    1 治标在肺

    1.1 痰热型 哮喘气粗息促,咳嗽痰少黄稠,胸中烦热,口干喜冷饮,苔腻舌红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听诊两肺有哮鸣音。治以清热解毒、化痰肃肺平喘。用麻杏石甘汤加桑白皮、鱼腥草、金荞麦、射干、葶苈子、浙贝母、黄芩等,它们具有宣泻郁热,清肺平喘作用,加桑白皮、鱼腥草、金荞麦、黄芩助麻杏石甘汤清热平喘,制麻黄之辛温,射干,葶苈子、浙贝母能祛痰肃肺平喘。据现代药理报道,麻黄能使气管平滑肌松驰,杏仁有镇静呼吸中枢作用,葶苈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减慢心率,故葶苈子各型均可运用。若体温超过39℃以上可用抗菌素加入输液等配合治疗。
, 百拇医药
    1.2 寒痰型 哮喘胸闷、咳嗽吐痰清稀,形寒怕冷,遇冷即发,舌淡苔白,脉细滑,治当温肺化饮,止嗽平喘,用小青龙汤去甘草加葶苈子、白芥子、莱菔子等,方中麻桂发汗平喘,细辛、干姜温肺化饮,半夏燥湿化痰,尤其细辛与五味子一开一阖,再加“三子养亲汤”除痰利气,散寒化饮,发汗利水,止咳平喘,疗效尤佳。

    1.3 气滞痰阻型 哮喘胸闷、咳嗽痰白粘稠或突发性咳喘,大便干硬、舌苔腻、脉弦滑,治以降气平喘、豁痰畅中,用苏子降气汤加减,方中去厚朴、肉桂,加沉香、葶苈子、瓜蒌仁、白芥子、莱菔子配伍应用,具有降气平喘、化痰止咳、润肠通便、行气宽中等有独特疗效。

    2 治本在肾

    久病及肾、肺肾两虚,治以培补真元,久咳耗气伤津,肺病及肾,每见呼多吸少,气短懒言,声息低微,喘息抬肩甚则端坐呼吸不得平卧,心悸多汗等,此属肾不纳气,多见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若诊治不力或不当,往往发展为肺性脑病甚则危及生命。余根据“肺为气之本,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的理论,采用大剂温肾益肺,培补真元佐以化饮利水。常选用人参胡桃汤,人参蛤蚧散,左右归饮共同加减应用,则阴阳并补,纳气平喘。据现代医学实验证明:党参、白术、黄芪、当归、补骨脂、蛤蚧、冬虫夏草,胎盘等有增强机体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增强肌体抗病能力。久病多瘀可酌加丹参、桃红、川芎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和慢性心脑肾缺血。“怪病多痰”,葶苈子、白芥子、莱菔子化痰利气,待发作缓解后,一定要在固本的同时还要施行脱敏治疗以减少发作机会,常选加用地龙、钩藤、平地木、蝉衣、乌梅、甘草等可达到镇静解痉抗过敏作用。余采用在寒冬季节(冬至起)用鲜紫河车,每周一具,先后5~7具与猪肉闷食用(即食膳疗法),待春末夏初时(立夏起)用红参3 g或红参须5 g每日一次、研末,开水送服,加服金匮肾气丸6~8粒、每日二次,可基本控制病情发作。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哮喘征的致病因素较多,常与诱因有关,它是一种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小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粘液腺分泌亢进,使患者产生胸闷,哮喘,咳嗽或呼吸困难且反复发作。系痰气相搏,肺气宣降失调,使气道不畅所致,《征治汇补》中指出:“内有壅寒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之哮病中”。痰,既是本证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各种外邪(指外感六淫之邪,尤其是风寒之邪居多),内伤(多指饮食偏嗜及情志失调)以及瘀血等影响人体气机津液的流通,日久变生痰浊,痰伏于内胶结不去,为哮病夙根,伏痰消尽而哮喘自平,故消除气逆之痰为治喘之要。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故当急则理肺治痰降浊,缓则健脾化痰培土生金,此为治哮喘之大法。

    3.2 治喘重在调理脾肾,哮喘复发作,正气日耗,肺卫不固,抗病力弱,更易受外邪袭击而诱发,互为因果,治标只图一时之效,不从培本而难根除顽疾,故泻肺气、保元气、纳肾气实为治喘的根本治则。紫河车、金匮肾气丸等均属补肺肾之品,故用之最效。

    3.3 治疗哮喘证与它证不同,既要了解患者病史、家族史,又要知道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劳动环境、心理状态,才能及时发现进而掌握致病因素或诱因等,要劝告患者避免与有害因素接触,防止复发。对发作前的先兆症状要尽早控制,对其他脏器的合并症也应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

    3.4 哮喘证非一般小恙,一方一药而难速效,治当辨证施治,力求思路广阔,方法得当,用药灵活。临床上常见病证错杂,治应按中医“八纲”辨证,分清寒热虚实,对虚证攻邪不忘扶正,补也需忌碍痰浊,更可采用冬病夏治,药食同疗,必要时中西结合对提高和巩固疗效,缩短病程,减轻疾苦是大有俾益的。

    (收稿日期:1999-01-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