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文选》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23179
70例重症中暑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文选》 1999年第1期
     作者:缪茶英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缪茶英)

    关键词:

    医学文选9901107

    中暑是因高温环境和热辐射导致的使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性疾病。1998年夏季,绍兴市因连续高温气候,中暑患者骤增,我院救治重症中暑70例,由于抢救措施及时、准确,治愈率明显提高,现将抢救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资 料

    1.1 气象资料 1998年夏季绍兴市因受厄尔尼诺影响,长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再加上城市“热岛效应[1]”。所以使1998年我市夏季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7月、8月日平均最高气温超过35℃的日数累计达34天),气温超过35℃的持续高温天数亦多(7月7日~17日共11天,8月4日~17日连续14天)。极端最高气温为39℃。从气象变化与发病关系来看,在持续高温第7~10天为发病高峰,4天内发病数达40人。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资料

    1.2.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患者中,男42例,女28例,18~60岁18例,60岁以上52例。合并病症:高血压18例,心脏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其它慢性疾患6例。每例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为20.5小时。

    1.2.2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35例,抽搐14例,二便失禁16例,头痛、头晕、眼花6例,呕吐、乏力、腹部不适10例,体温超过40℃39例,脑水肿5例,心跳、呼吸停止1例,血气分析异常5例,电解质异常6例,低血压10例。

    1.2.3 结果 治愈出院65例,平均治愈时间50小时,死亡5例。

    2 抢救措施及护理

    2.1 即刻评估,紧急处理 对心跳呼吸已停止者立即进行CPR生命支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建立静脉通路。
, http://www.100md.com
    2.2 降温 降温是治疗的根本,降温措施的迟早快慢决定预后。文献报道[2],体温超过41.6℃时死亡率21%,低于41.6℃时死亡率10%,昏迷超过3小时预后差。我们根据病情选择性地联合应用以下降温措施,迅速有效地达到了降温效果,使病死率下降到7.1%。

    2.2.1 物理降温 使室温保持在22℃~25℃左右,室内通风;头部戴冰帽,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冰袋局部冷敷;全身冷敷加电扇吹风;冰水擦浴或酒精擦浴。

    2.2.2 输注冷液降温法 用0℃~10℃大输液500~1500ml,棉套保温,以每分钟40~60滴速度输液[3];用4℃5%糖盐水100ml股动脉快速推注,可使体温下降2℃~4℃[4]

    2.2.3 药物降温 防止寒颤,抑制机体产热,阻断交感神经,扩张血管以利散热。用氯丙嗪25~50mg,加入5%糖盐水500ml,1~2小时滴完,滴注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当血压下降时予减速或停药,必要时用间羟胺、新福林及其它α-受体兴奋剂;口服解热剂阿斯匹林0.3~0.6,1日3次。肌注柴胡注射液2~4ml;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对重症中暑患者有明显的降温、促醒、升压等效应,静注0.4~1.2mg,0.5~1小时重复应用一次。
, http://www.100md.com
    2.3 维持良好的呼吸、循环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正确及时地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控制抽搐,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注或苯巴比妥钠0.1~0.2肌注。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出入量。对肾功能衰竭者限制水量,进行血透治疗。脑水肿者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用肝素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常规强心治疗,或给予参麦4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起到保护、修复心肌细胞,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肝、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抢救中应尽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平缓降温、防止溶血、减少炎症、防止脑水肿,补充机体在应急状态下对皮质激素的需要。

    2.4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本组患者以老年体弱者多见,所以我们特别重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导尿管及输液管等管道护理。加强翻身,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在降温过程中随时观察和记录体温动态变化,待肛温降至38.5℃则立即停止降温,将患者转移到室温在25℃以下的环境中继续观察。70例重度中暑患者中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引起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3 讨 论

    本组患者老年人占74%,以合并慢性病者发病率高,因此控制中暑发病率应加强这一类人群的保护,在护理上应特别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由于有完善的急救医疗体系做后盾,使本次中暑暴发期间抢救工作忙中有序,抢救措施准确、及时、有效,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因此,每当高温气候到来之前,各级医疗机构应充分准备好抢救患者所必需的药品和器材。特别是在持续高温的发病高峰期间,更应安排好抢救工作,健全急诊抢救系统,以减少死亡率。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使人们了解中暑的有关知识,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耐热能力,特别在酷暑期间,增强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早期采用预防、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邵孝钅 共主编.现代急诊医学(上).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063

    2 赵忠印主编.临床急症诊断治疗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202~203

    3 姚梅琪,沈 健,高雅文,等.中枢性高热静脉降温法临床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7,13(9):476

    4 张少泉,李一杰主编.急救医学与急救技术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77~17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