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间疗法》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29696
除痹胶囊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与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国民间疗法》 1999年第1期
     作者:汪植 叶 红 向左成1 曾令奉1

    单位:湖北三峡学院中医系,宜昌市443003;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

    关键词:

    中国民间疗法990129 除痹胶囊系笔者由民间验方开发制备而成, 其主要药物为茄子根、麻黄、黄柏、白芍、 五加皮、木通、防己等。具有舒筋、活络、驱风、散寒、止痛等 功效, 对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笔者利用该胶囊治疗坐骨神经痛59例, 疗效显著, 现将其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经内科确诊为坐骨神经痛, 并经常规治疗 无效而转入中医科治疗的患者。共59例, 经辨证属寒痹者47例, 热痹者12例。其中男性 患者24例, 女性35例;年龄28~71岁, 平均53岁;病程1~17年, 平均4年1个月。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

    全部59例患者均口服除痹胶囊, 每日3次, 每次3粒, 饭后半小时服用。1个月为1个疗 程。常规治疗3个月。

    治疗效果

    44例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 腰腿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12例好 转, 腰腿痛明显好转, 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例无效, 治疗半月以上症状无明显好 转。总有效率94.9%。

    寒痹患者中, 38例治愈,8例好转,1例无效;热痹患者中6例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 。

    止痛功能实验研究

    1. 小鼠30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出3组, 分别以除痹胶囊提取物(0.36ml/只, 相当 于 人每日剂量的50倍)、盘龙七片提取物(0.36ml/只)、蒸馏水(0.3ml/只,为对照组)灌胃 给药, 每日1次, 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半小时, 以腹腔注射醋酸致痛, 观察首次扭体时间及10~20 分钟内扭体次数。结果三组疼痛延发时间依次分别为354±75秒、301±76秒及179±65 秒; 扭体次数则分别为9±48次、12±6.7次及21±8.6次。除痹胶囊组与对照组相比, P<0.01,差异非常显著;盘龙七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 有显著差异。
, 百拇医药
    2. 小鼠30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3组, 分别用YSD-4生理多用仪测定电刺击耐受 时间(刺击量为电压100v, 频率1Hz,连续刺击)。然后分别以除痹胶囊、盘龙七片及蒸馏 水灌胃(剂量同上一实验)。用药后30min, 再次测定刺击耐受时间, 计算用药前后两次 测定差值。喂养3天后, 再次进行上述实验, 但将用药方法改为腹腔注射。结果药物灌 胃后三组的用药前后差值分别为12.1±7.2秒、9.7±6.9秒及-5.3±7.4秒;腹腔注射用 药前后三组的差值则分别为20.4±8.3秒、18.3±8.0秒及-7.6±7.7秒。两治疗组与对 照组间相比, 差异均非常显著, P<0.01, 而两治疗组之间则无显著性 的差异。

    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小鼠30只, 随机分成3组, 按止痛实验同法给药7天, 于末次给药后半小时用二甲苯 致炎, 1小时后脱颈处死, 用打孔器在小鼠耳部同一部位冲下耳片, 称重, 求出肿胀度( 两耳重量差)。结果三组的肿胀度分别为0.03148±0.01028g、0.04317±0.01049g及0 .05594±0.01238g。
, 百拇医药
    实验结果显示除痹胶囊的抗炎作用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 常显著,与盘龙七片比较, 前者的抗炎作用强于后者, 差异显著。

    讨论

    1.本临床观察之病例均为经常规治疗效果差的难治性病例, 经除痹胶囊治疗, 显示有肯 定疗效。由于临床多见风寒湿痹, 除痹胶囊主要针对该型用药, 故临床效果显示除痹胶 囊对风寒湿痹的效果优于风湿热痹。但因本组所观察的的风湿热痹证病例数较少, 故其 对该证的效果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临床观察除痹胶囊对风湿、类风湿等引起的疼痛亦有治疗作用。

    2. 实验研究表明除痹胶囊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 其作用强度与盘龙七片相似。 但除痹胶囊的组成药味少药物资源丰富易得, 成本低廉, 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3. 除痹胶囊能治疗多种痛证, 其量效关系, 作用机理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收稿日期 1998-08-06), 百拇医药(汪植 叶 红 向左成1 曾令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