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川北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35347
浅谈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罗俊蓉

    单位: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 637000

    关键词:

    川北医学院学报/990167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科护理模式也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开展心理护理,引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培养病人的社会生活适应力,对促进精神康复和预防复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临床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此时病人由于精神症状严重,自知力缺失,加之环境改变,多数病人都对住院不安心,拒绝治疗。对此,除积极加强治疗措施,迅速控制精神症状外,护士应针对病员的心理,应用适当的语言技巧去了解病员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顾虑和所面临的困难。如:病员称自己没有精神病,只是头昏、失眠,我们则应告诉他:“别急,让我们给你全面检查一下,吃些治疗头昏、失眠的药,观察几天再出院好吗?” 这样既稳定了病员情绪,又取得了病员的信任和好感,既消除了病员对住院的戒心和反感情绪,又建立起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期的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自知力仍未恢复,或受幻觉妄想支配,或惧怕特殊治疗,或因药物副作用大等而拒绝治疗。此时,护士应多关心、体贴、、照顾病人,耐心向其讲解有关精神病方面的知识,说明治疗中可能存在的副反应,并求得恢复期病友的共识和鼓励,使其消除恐惧、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如某病员服药后感到全身乏力,睡眠较多,我们就告诉他,这表示药物已经见效,你的病情即将好转,待维持一段时间药量减小后就可以恢复正常,最后病员表示乐意配合治疗。对拒食严重的病员,应找出拒食的原因,针对性地消除疑虑或抵触心理。对有攻击行为的病员,应消除或减少易激惹因素,对病员态度应和蔼可亲,满足其合理要求,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工娱活动,以分散其注意力,消除其对周围人和事的敌对情绪,恢复其自控力,从而有效地防止攻击行为的发生。对企图自杀的病人,应帮助树立乐观的人生观,正确对待自身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如一位29岁的女病员,因被人调戏后,出现不愿见人,怀疑周围的人在议论他,觉得自己是个坏女人,无脸见人而产生自杀念头,对此,我们首先稳定病人情绪,一方面告诉她被人调戏并不是你的责任,你是受害者。另一方面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爱护和照顾,求得周围人的同情和理解,使患者消除负罪感,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和勇气。
, 百拇医药
    3 恢复期的心理护理

    恢复期病人自知力大部份恢复,对病中症状能回忆认识。因此,恢复期病人的心理活动既复杂又矛盾。既有病愈后的喜悦,又有对未来的前景的担忧,他们惧怕社会的歧视,担心病情复发,自责病中的言行,从而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因此,护士一方面多接触和了解病员的思想动态及面临的困难,随时观察其情绪变化,另一方面应针对这些变化及特点,作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①针对病员病情好转或恢复的喜悦应给予鼓励,并适当给予精神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使其懂得怎样才能巩固疗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②针对病员出院后对前景的担忧及对社会歧视的担忧,一方面正确引导病人,培养共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面对现实,不怕挫折,不幻想、不退缩,不自卑,从实际出发,适应社会,恰当处理各种生活、工作事件。另一方面结合病员实际,作好家属教育工作,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病员回归社会的阵地,是防止复发巩固疗效的物质保障及精神支柱。它具有缓冲各种应急所产生的压力,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应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取得病员所在单位的支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解决病员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如实告之病员,以体现病员的社会自我价值。如某病员担心出院后单位会让其下岗,生活将面临困难而整日愁眉苦脸,应与单位联系,建议单位继续让其工作,病员如释重负,消除了担忧情绪。

    对精神病人恢复健康极为重要。针对精神科住院病员各期的心理特点,作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收稿日期:1998-12-0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