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36497
乳腺癌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1期
     作者:黄 耀1 李岩松2 谢 谦1

    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1外科, 2病理科 (524001)

    关键词:nm23基因;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淋巴转移

    广东医学990113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52例不同进展期乳腺癌手术标本中nm23的表达。结果 nm23高表达的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nm23低表达者(P<0.05);组织学分型中非浸润乳腺癌nm2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浸润癌(P<0.05);nm23表达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无显著性关系;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乳腺癌原发灶中nm23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5);nm23低表达患者,手术后局部复发,转移发生率较高,预后差。结论 nm23的检测对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趋势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 百拇医药
    临床上判断恶性肿瘤的程度和预后,一般根据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等指标,但往往存在差异。部分原发肿瘤不大,分化程度高的患者,术后不久则出现复发、转移,预后差。反之,部分肿瘤较大,分化程度低的患者,预后则较好。上述判断指标显然不足。近年来转移抑制基因nm23最令人注目,该基因的突变及低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有关,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起着负性调控作用[1,2]。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中nm23表达,观察nm23表达与肿瘤的分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自我院1996年3月~1997年12月乳腺癌患者52例,均为女性,年龄26~68岁,平均48.1岁。按WHO国际肿瘤分类标准,导管内癌7例,单纯癌12例,浸润性导管癌21例,粘液腺癌4例,湿疹样癌4例,髓样癌3例,乳头状癌1例。按国际TNM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20例,Ⅲ期24例,本组无Ⅳ期患者。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乳腺癌新鲜标本常规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24 h,石腊包埋,连续切片。nm23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链霉菌毒-生物素(SP)免疫组化技术,试剂盒购自美国Maxim公司,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每批染色均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以PBS液代替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后,切片中癌细胞着色有无及程度分为两组:①切片中癌细胞无着色或<20%癌细胞着色为nm23低表达组;②切片中癌细胞均着色为nm23高表达组。

    1.3 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本组52例乳腺癌,27例(51.9%)nm23为低表达,25例(48.1%)为高表达。nm23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见表1。nm23高表达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40.0%(10/25),低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7.8%(21/27),两组比较P<0.05。全组共检查淋巴结327个,低表达组检查193个,有癌转移157个,占81.3%;高表达组检查134个淋巴结,有癌转移58个,占4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nm23的表达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无显著相关性,而与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呈负相关,两组间比较P<0.05。我们共随访37例患者,随访率为71.2%,时间6~24个月。低表达21例,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7例,死亡4例。高表达患者16例,有复发或转移者3例,死亡1例。在随访的21例低表达患者中,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者10例,仅1例肝转移死亡,其余未见复发和转移。
, 百拇医药
    表1 nm23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临床病理指标

    例数

    nm23染色

    低表达

    高表达

    总数

    52

    27

    25

    病理类型

    非浸润癌

    7

    1
, 百拇医药
    6

    浸润癌

    45

    26

    19

    原发肿瘤

    T1

    9

    5

    4

    T2

    24

    11
, 百拇医药
    13

    T3

    13

    7

    6

    T4

    6

    4

    2

    临床病理分期

    Ⅰ

    8

    1
, 百拇医药
    7

    Ⅱ

    20

    9

    11

    Ⅲ

    24

    17

    7

    淋巴结转移

    无

    21

    6

    15
, 百拇医药
    有

    31

    21

    10

    3 讨论

    nm23基因首次是从小鼠K-1735黑色素瘤的不同转移潜力细胞系中,经差示杂交分离出来的[3],经体细胞杂交分析,确定nm23基因位于人17号染色体长臂远端(1721,q,22)[4]。研究表明nm23基因的蛋白产物是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此酶参与微管的集合和分解,进而影响细胞的活动、粘连和附着[5]。这可部分地解释nm23基因及蛋白产物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本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乳腺癌手术标本中nm23低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的例数和个数均明显增加。本研究还发现,nm23低表达患者手术后复发远处转移发生率比高表达组发生率高。低表达者手术后经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后,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减少,提示综合治疗对低表达者预防复发和远处转移有一定疗效。本研究也发现,非浸润癌中nm2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浸润癌者。nm2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呈负相关,与肿瘤的大小差异无显著性。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nm23低表达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手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较大。不论哪一期,nm23低表达者,手术后应采用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4 参考文献

    1 Stabi JA. Identification of a sencond human nm23 gane, nm23-H2. Cancer Res, 191, 51:45

    2 Gilles Am. 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 from human arthrocytes:strutural charcterization of the two polypeptide chains responsible for heterogenerty of the hexumeric euzyme. J Bial chem, 1991, 266:8784
, 百拇医药
    3 Steeg PS. Evidence for a novelgane assonciated with low tumor metastatic potential. J Natl Cancer Iast, 1988, 80:200

    4 Leone A. Somatic allelic deletion of nm23 in Human Cancer. Cancer Res, 1991, 51(9):2490

    5 Nickerson JA, Wells WW. The microtubule-associated 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 J Biol Chem, 1984, 259:11297, http://www.100md.com(黄 耀1 李岩松2 谢 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