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46380
脑转移瘤24例临床误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孟庆莲 辛昌明 潘月龙

    单位:泰安市(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关键词:

    齐鲁肿瘤杂志990140

    脑转移瘤在临床诊断中易与脑原发肿瘤、脑血管病和脑脓肿相混淆,造成误诊。我院于1987~1997年间收治24例误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45.8%),男6例,女5例,年龄46~70岁,中位年龄56岁。均以头痛、恶心、呕吐伴/不伴癫痫、肢体运动障碍等为主诉就诊,体格检查多有视乳头水肿和相应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误诊为脑胶质瘤8例,脑膜瘤2例,垂体瘤1例。7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转移瘤(肺癌4例、乳腺癌2例、胃癌1例),其余4例在进一步检查中发现原发灶而确诊(肺癌2例、胃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
, 百拇医药
    本组10例(41.7%)误诊为脑血管病,男7例,女3例,年龄51~82岁,中位年龄64.2岁。病人多以头痛、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诉就诊,部分伴有呕吐、昏迷、失语等。体格检查见有不同部位的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失语、脑膜刺激症、视乳头水肿等。8例误诊为脑出血,2例误诊为脑梗塞。误诊为脑出血的5例经外科手术证实为转移瘤(肺癌3例、乳腺癌和肾癌各1例);3例在综合治疗中又出现新病灶,后经全身进一步检查发现原发灶者2例(肺癌、乳腺癌各1例),1例未查出原发灶。诊断为脑梗塞者经扩血管等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经CT强化扫描证实为转移瘤者1例;治疗中又出现新病灶者1例,经全身检查找到原发灶(肺癌、直肠癌各1例)。

    本组3例(12.5%)误诊为脑脓肿,均为男性,年龄52~68岁,中位年龄60岁。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呕吐伴/不伴癫痫和肢体运动障碍为特点,查体有脑膜刺激症状和视乳头水肿。2例手术切除肿瘤后证实为转移瘤(均为肺癌);1例经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复查时出现新病灶,考虑为转移瘤,后经全面检查未发现原发灶。
, 百拇医药
    2 讨论

    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多与脑原发肿瘤相似,以头痛、呕吐、癫痫、肢体运动随意等为主要表现,CT均显示边界清楚的圆形低密度区,所以,在临床上二者极易混淆。下列情况多提示转移瘤:①年龄大于40岁,有嗜烟史;②病情有缓解期;③既往有肿瘤病史;④症状性癫痫伴消瘦或发展迅速的肢体无力;④脑脊液中找到癌细胞。

    脑转移瘤误诊为脑血管病的原因除了临床表现相似外,小的瘤体内外出血使CT表现为高密度灶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这时单纯从临床和CT表现来区别脑转移瘤与脑出血是很困难的。由于肿瘤出血常来自小血管,血沿神经纤维扩展,使后者发生移位而非破坏,如及时清出血块,神经功能可望恢复,所以,手术不仅能拯救病人生命,而且能明确断。不规则转移瘤与脑梗塞CT上均表现为低密度区,加之由于恶性肿瘤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增强,易导致血栓形成,癌栓也可造成脑软化,这些都是造成误诊的原因。

    脑转移瘤瘤体中央坏死液化时可伴有发热与感染征象且CT表现与脑脓肿相似,有的转移瘤在瘤腔内也可抽出脓样液体,因此更支持脑脓肿的诊断。

    部分误诊是由于医生未能详细了解病史、全面检查(包括各项辅助检查)造成。

    通过本文资料分析,作者认为避免临床误诊误治的措施包括:①经治医生要详细了解病史、全面检查(包括各项辅助检查)。②要熟悉各种脑部疾病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③仔细观察治疗反应,当未达到预期效果或病情反而加重者,应重新考虑其诊断的正确性。④当考虑为脑转移瘤时,应按其来源规律寻找原发灶,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