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1293
阑尾清化汤加减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5例
http://www.100md.com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刘国荣

    单位:刘国荣(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株洲412000)

    关键词:外敷;阑尾周围脓肿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990136 中国图书分类号 R574.61

    阑尾周围脓肿是阑尾化脓、坏疽、穿孔后延误治疗,大网膜下移至右下腹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的右下腹腔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0例病人为1996年元月至1998年元月本院外科住院病人,均符合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2岁,发病1周内入院者5例,1周以上入院者10例。对照组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1岁,发病1周内入院者6例,1周以上入院者9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发热,腹痛及右下腹包块,其中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症状者23例,直接右下腹痛者7例,体温38.0℃~39.0℃者21例,39.0℃以上者7例,脓肿最大者10cm×6cm,最小者5cm×4cm,白细胞计数正常者1例,(10.0~20.0)×109/L者26例,20×109/L以上者3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辨证分型加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常规西药抗炎治疗。

    治疗组 外治法:以冰片、芒硝各20g,用纱布压成薄饼敷于脓肿所形成的包块上,范围比脓肿稍大1cm,2d后更换1次。内治法按中医“肠痈”辨证治疗[2]如下:

    瘀滞型(3例):以腹部疼痛呈持续性或阵发加剧,伴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纳呆为特点,症见热象不明显,便秘或正常,小便黄或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涩或弦紧。治以通里攻下、行气祛瘀之阑尾化瘀汤加减:川楝子10g,玄胡索10g,丹皮10g,桃仁10g,木香5g,银花20g,大黄10g。血瘀重者加红藤10g。

    湿热型(9例):以右下腹痛加剧,腹膜刺激征明显并出现反跳痛为特点,中等度发热,湿重则微热,渴不欲饮,大便溏而不爽,热重者体温升高,腹痛剧,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以通里攻下,清热利湿之阑尾清化汤加减:银花20g,蒲公英20g,大黄10g,冬瓜仁20g,丹皮10g,木香10g,川楝子10g,甘草5g,湿重者加佩兰10g,热重则加黄芩10g,黄连5g。
, http://www.100md.com
    热毒型(3例):以腹痛剧烈,腹膜炎体征较广泛,高热持续不退为特点,症见口渴喜冷饮,唇干舌燥,恶心不食,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干燥,脉弦数或洪大而数。治以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之阑尾清解汤加味:大黄20g,银花20g,蒲公英20g,木香5g,冬瓜仁20g,丹皮10g,川楝子10g,伤阴重者加天花粉10g,玄参10g。

    对照组 针对肠道细菌以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为主,选用氨苄青霉素3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日,再加灭滴灵100ml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总疗程均为7d。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1]

    痊愈:经非手术治疗后,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右下腹局部压痛,反跳痛消失,右下腹或近髂窝处包块消失。好转:自觉症状和体征程度减轻。无效:右下腹腔脓肿及包块范围扩大并出现明显波动感,血象明显增高,高热不退,全身状况衰竭。
, http://www.100md.com
    2.2 治疗结果

    经Ridit分析,P<0.01,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差异具有显著意义,中药治疗优于西药治疗,见附表。

    附表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无效

    治疗组

    15

    10

    5

    0
, 百拇医药
    对照组

    15

    4

    7

    4

    3 讨论

    阑尾周围脓肿属祖国医学“肠痈”范畴,其发生是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湿热内蕴或饱食后急剧奔走,使肠道运化失常而致气滞血瘀,蕴湿生热,败血浊气壅遏所致。治当通里攻下,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因冰片性凉,外用有散热止痛、消痈肿等功能[3]。现代药理研究证明[4]:冰片局部应用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能经肠系膜迅速吸收入血,较高浓度对葡萄球菌、大肠肝菌等有抑制作用。芒硝性寒,外用清热软坚散结,可用于治丹毒、痈肿等。药理研究证明[5]其局部外敷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发生增生和吞噬作用增强。临床实践证明,冰片、芒硝外敷加中药内服治疗比单纯抗菌素治疗疗效好,尚可防止感染扩散和肠粘连形成,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发展迅速,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应及时手术引流,以防导致中毒性休克。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58

    [2] 李彪.外科学.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239

    [3] 成都中医学院.常用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60,205

    [4] 雷载权主编.中药学.第6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99,272

    [5]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836,951

    (收稿日期 1998-12-2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