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1676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莫璐丽

    单位: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梧州 543000)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疗法;健脾化瘀汤;白败汤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990110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结肠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笔者自拟健脾化湿汤内服加白败汤灌肠治疗CUC35例,并设对照组20例,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5例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19岁~65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3年,平均病程3.6年。对照组20例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年,平均病程3.2年。两组病人中部分以往曾接受过中西药治疗而疗效欠佳,病情反复发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体质及病程大致相同,具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1.2 诊断依据 所有病例均参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1〕诊断本病。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结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疾病者不列入观察对象。

    1.3 主要症状及体征 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0例中,主症:腹泻、腹痛,伴粘液大便或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肠镜检查体征:充血水肿分别为35例和20例;伴粘膜糜烂分别为16例和9例;粘膜溃疡分别为15例和8例。病变范围:直肠分别为3例和1例;直肠乙状结肠分别为29例和18例;左半结肠分别为3例和1例。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健脾化湿汤口服,同时以白败汤保留灌肠治疗。健脾化湿汤组成: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苓20g,山药15g,芡实20g,扁豆20g,葛根15g,黄芩10g,银花10g,丹参15g,赤芍10g,当归10g。腹痛甚者加木香,热盛者重用银花加地榆,气虚甚者加北芪,久泻不愈、腰膝酸冷者去黄芩、银花加补骨脂、吴茱萸。该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白败汤:白头翁30g,败酱草30g,生蒲草30g,赤芍20g,水煎至100ml,加入西瓜霜2g(桂林三金),药液温度35~40℃,每晚睡前一次常规保留灌肠,体位应按左侧卧、右侧卧、俯卧、臀高头低顺序各保留15~20分钟。
, 百拇医药
    对照组:口服补脾益肠丸(广州陈李济)6~9g/次,3次/日。

    两组均以20天为一疗程,治疗间停药3~5天,3个疗程结束后,10天内复查肠镜、大便常规以统计疗效。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药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1〕。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复查粘膜病变恢复正常,大便化验正常。②显效:临床主症基本消失,肠镜复查粘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大便常规红、白细胞数高倍视野在3个以下。③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肠镜复查粘膜病变明显好转,大便常规红、白细胞数在5个左右。④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的病例或恶化者。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5例中,临床治愈19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20例中,临床治愈3例,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 百拇医药
    4 典型病例

    练××,男性,51岁,干部,1996年5月30日初诊。患者反复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4年余,曾多次在本院及外院诊治,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屡次治疗症状皆可缓解。近一个月来症状加剧,经中西药治疗症状未见减轻,大便日行3~9次,均有粘液脓血,伴腹痛,里急后重,纳呆,消瘦,神疲乏力,舌淡红,苔黄稍腻,脉细略数。大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粘液(++)。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粘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性溃疡伴充血、水肿。大便培养无致病菌。临床诊断:CUC证属脾虚湿热,拟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法。方用健脾化湿汤口服加白败汤灌肠治疗2个疗程,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治疗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未发现异常,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恢复正常,随防半年未见复发。

    5 体会

    5.1 现代医学认为CUC与人体免疫功能减退以及细菌、病毒、饮食、精神等因素有关,在中医学中属肠风、泄泻、痢疾范畴,多因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或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而导致脾失健运,脾虚湿热蕴结大肠,肠道气血凝滞,传导失司。由于本病呈慢性过程,根据中医“泄泻属脾”“久泻必虚”“久病入络”的理论,笔者认为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为致病之标,血瘀为局部的病理变化。因此在治疗上既要照顾到久病伤脾需要健脾扶正的一面,又要兼清肠道湿热、活血化瘀的另一方面,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
, 百拇医药
    5.2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以健脾化湿汤口服并随症加减药味调理脏腑气机,并局部运用白败汤保留灌肠直达病所,使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健脾化湿汤中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芡实、扁豆健脾益气,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银花清热解毒;丹参、当归、赤芍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活血化瘀之功。药合病机,标本兼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部分健脾益气药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有帮助消化吸收的功能,而部分解毒化瘀药则有抑菌作用,并能改善微循环,能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白败汤中白头翁、败酱草、生蒲草、赤芍、西瓜霜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瘀生肌之功,以之保留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

    5.3 从上述的疗效观察证明,本法治疗CUC总有效率高,无明显副作用,且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复发率。与现在国内普遍使用的补脾益肠丸对照,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本法治疗CUC的疗效是可以肯定的。

    5.4 由于CUC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患者应注意饮食有节,避免生冷、油腻、刺激之食物,起居有常,避免过度劳累,并保持乐观情绪,注意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防止复发。

    参考资料

    〔1〕陈治水,危北海,陈泽民.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