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2198
论糖尿病与肝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王耀献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关键词:糖尿病;病因病机;从肝论治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99012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对于本病,各家论述颇多,自《内经》以降,历代认识多基于肺燥、胃热、肾虚,治疗亦多以润肺、清胃、滋肾着手。然笔者认为除肺、胃、肾三脏外,肝脏与糖尿病发病也有着密切关系,从肝论治不失为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大法之一。本文对此结合临床观察及有关论述略呈管见。

    1 糖尿病发病与肝的关系

    精神刺激、情志失调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灵枢.五变篇》曰:“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刘河间《三消论》云:“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Ⅱ型糖尿病患者病前多有长期的精神刺激史,如恼怒、抑郁等。病后又有思想压力,情绪不稳定,烦躁忧虑,致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目前研究证实,情绪激动时,血胰岛素含量明显减少,血糖升高。日本学者近年来研究亦认为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形成、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约翰*考尔维尔博士认为“情绪紧张是引起糖尿病主要原因之一”。
, 百拇医药
    中医认为,肝属木,为厥阴之脏。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活动,调节气血运行,协调五脏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调控整个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变化。一旦遇精神刺激(尤其是长期刺激)必先影响到肝而致肝失疏泄,代谢失控。肝与消渴关系密切,消渴乃厥阴之病,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明示:“厥阴之为病,消渴……”。尤怡《金匮要略心典》注解此条文说:“夫厥阴风木之气,能生阳火而烁阴津,津虚火实,脏燥无液,求救于水,则为消渴。”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进一步剖析“三消源流”,指出:“夫厥阴之为病消渴七字,乃消渴之大原。然或单渴不止,或善食而渴,或渴而小便反多,后人乃有上中下之分。不知上中下虽似不同,其病原总属厥阴。”七情失调,肝失疏泄,其后果一则肝郁化火,阴伤燥热,上刑肺金,中伤胃液,下灼肾水,发为消渴;二则影响气血运行,痰瘀渐生致病情加重,变证丛生。由此可见,肝与糖尿病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如清*黄坤载《四圣心源*消渴》说:“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

    2 糖尿病主症与肝的关系

    糖尿病的主症是“三多二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这些症状的出现均与肝有着内在联系。如《医学真传.三消症起于何因》说:“消症生于厥阴风主气,盖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发生消渴诸症。”
, 百拇医药
    肝与肺经脉相连,肝脉上行贯膈而注于肺。肝居下,主升发疏散;肺居上,主清肃下降。肝升肺降,气机调畅,气津才能上下贯通。若肝失疏泄,气火上逆,木火刑金,灼伤肺津,肺失治节,不能敷布水津,直趋于膀胱,故见烦渴多饮,尿频量多。

    肝与脾胃关系密切,如《血证论》所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升胃降,水谷精微代谢平衡。若肝郁横逆,乘侮脾胃,脾失健运,精气不升,谷气下流,遂成消渴。肝郁亦常化火,肆虐中宫,胃阴被灼,热则消食,故出现消谷善饥的中消。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失于健运则不能输布水谷精微而营养四肢百骸,故见消瘦、乏力。

    肝肾乙癸同源,其内皆藏相火。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阴阳维系,相互制约。若肝郁化火,下劫肾阴,肾之开合失司,约束无权,水谷精微下注,故尿频量多,小便混浊如脂膏,有甜味。

    3 糖尿病并发症与肝的关系
, 百拇医药
    一般认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瘀阻络有关。然血瘀的形成,与肝有关。如《血证论》谓:“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肝主疏泄,调节着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若肝郁气滞,血行不利,久而成瘀。瘀血阻于心脉则胸痹胸痛,阻于脑络则中风偏瘫,阻于目窍则眼底出血,阻于肢体则疼痛麻木。“肝开窍于目”,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郁化热,燥热上攻;或肝郁气滞,血瘀阻络;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灼;或肝肾亏虚,精血不荣等,均可出现眼病。

    4 糖尿病治肝的方法及药物

    (1)清热舒肝法:适用于肝郁化热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胸闷太息,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瘦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数。方选舒肝清热汤(吕仁和教授经验方):醋柴胡10g,赤白芍各20g,枳壳实各10g,厚朴10g,葛根10g,g天花粉30g,玄参20g,生大黄8g(后下,大便通后去掉)。

    (2)健脾疏肝法:适用于肝脾不和证。临床表现为多饮尿频,胸胁胀闷,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舌体胖嫩有齿痕,脉弦。方选逍遥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 百拇医药
    (3)活血疏肝法:适用于肝郁血瘀证。临床表现为口干多饮,形体肥胖,胸胁胀满,腰背酸胀,四末麻木,唇舌暗红,脉弦滑。方选桃红化瘀饮(吕仁和教授经验方):桃仁20g,水红花子10g,当归10g,柴胡10g,赤白芍各20g,枳壳实各10g,丹参30g,黄精30g,五味子10g,茵陈20g。

    (4)润肺清肝法:适用于肝火肺燥证。临床表现为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方选丹栀消遥散合二冬汤加减。

    (5)清胃泻肝法:适用于肝火犯胃证。临床表现为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急躁易怒,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弦有力。方选龙胆泻肝汤合玉女煎加减。

    (6)滋肾养肝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眼干目眩,甚或视物模糊,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沉弦细数。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

    5 验案举例
, 百拇医药
    秦某,女,54岁,1996年10月初诊。患者2个月前因家庭纠纷生气恼怒,自感心烦懊恼,胸胁胀满,继则出现口干口渴,引饮不止,尿频。查患者形胖面赤,舌质瘦红,苔黄,脉弦细数。空腹血糖12.6mmol/L,尿糖(+++)。拟诊为糖尿病,辨证为肝郁化热,治以清热舒肝,方用舒肝清热汤加炒栀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前后加减共45剂,自觉症状缓解,空腹血糖为5.95mmol/L,尿糖转阴,病情稳定,嘱服六味地黄丸巩固治疗,随访半年,未有变化。

    6 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有着内在的联系。情志失调是糖尿病的重要病因,肝失疏泄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正是由于肝失疏泄作为始动因素,进而化火伤阴,导致阴虚、燥热、血瘀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影响到肺、脾(胃)、肾多脏腑功能,消渴乃成,变证丛生。“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是故从肝论治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大法。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强调糖尿病与肝的关系,是就肝在糖尿病发病学中地位的重要性而言,并不排斥传统认识,旨在探索新理论新疗法。

    收稿日期:1998-04-07, 百拇医药